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活化英语课堂

时间:2022-10-30 05:38:58

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活化英语课堂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准确、适当、自然地使用肢体语言,帮助组织教学,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活化学生的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可见,肢体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肢体语言;英语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有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来传递。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及其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因而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肢体语言使理论而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又明确。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理解词义,加深记忆。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呢?

1.借助肢体语言组织英语教学

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组织教学是关键。教师借助一些肢体语言,诸如目光、手势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节省时间,又简洁明了。比如,上课时若发现有学生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教师可以悄悄走到他的身边,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提醒他注意认真听讲,这样做的效果比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训斥来得好;或者此时教师立即停课片刻,并注视那位学生,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更会引起心不在焉学生的收神。这说明某人一眼常常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含义,并非一句话或几句话所能表达清楚的,眼语却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英语课堂上常常运用目光和视线接触学生,控制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判断学生掌握所教内容的情况及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补救,收效甚好。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在课堂组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巧用肢体语言创设情境

英语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场所,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常常会是商店、旅馆、工厂、农场、邮局、车站、运动场、医院等不同场所。在这些不同的情境里,教师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巧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师生交往中,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言语,肢体语言总是伴随着言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缺少英语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学生的英语学习仅限于短暂的英语课堂。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我经常巧用肢体语言来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加强有声语言的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动作和表情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动作和表情灵活运用于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英语书上有许多词汇能直接用动作引出,并以此进行教学。教学时我们可以直接做动作,用夸张的动作使词汇产生一种趣味,学生用眼、耳等身体器官多方面接受信息能更好地领会讲课内容。

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思、悲、恐、惊全部都可以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的脸常常是学生的“晴雨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对错,脸上保持微笑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许和鼓励,而面部表情僵硬, 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微笑的运用确实重要。对大多说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困难、枯燥的事。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这种神效。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用自己的授课艺术去感染学生,用简洁直观和准确到位的体态语言来增加英语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和对

4.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发展思维

教师的肢体语言可以说是一个演员的演技。演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例如,有一次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看动作,猜词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教师在台上表演一个动作,然后让学生自由地猜。教师可以用hot 和cold 来给他们提示,也可以用really 或 maybe 来回答他们。这样,学生不仅回忆了大量单词,也丰富了想象力。

5.擅于模仿

模仿是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发端。教师若能恰当准确地把握肢体语言的模仿功能,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定会显得惟妙惟肖,发人深省,催人上进,效果显著。然而模仿的度是难以把握的,模仿得不像,不能产生联想和共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模仿得太像,便形成了一种对生活原型的惰性抄袭,只有达到神形兼备的程度,才能体现出艺术修养。人在交往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某种表情和习惯性的身势动作,却能反映某人内心世界的真实面目。在英语教学中,一切不良的表情和习惯动作对课堂教学都有消极妨碍作用。因此,教师在学识上、体态上要不断探索、训练,形成自身正确高雅、富有启发性的体态语言,尽量减少、消除课堂上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体态语,尤其要尽量避免在课堂上使用生活习惯中形成的不良表情和体态动作。同时,教师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流露出的思想,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肢体的运用但求自然、得体、准确,不可生搬硬套,喧宾夺主。教学中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事出有因,而且要和谐柔美,做到恰到好处。它与有声言语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在表达效果上,它起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总之,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利用肢体能帮助组织教学,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但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时刻刻精神饱满,动作、表情、神态等表现力要强,以求将学生真正引入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境界,从而使教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 蒋育红,论肢体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56-58

[3] 金海英. 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08,(12):276.

[4] 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141.

[5]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收稿日期:2014-06-22

上一篇:浅谈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留守儿童”教育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