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凯文的关键在于降低焦虑

时间:2022-10-30 05:29:35

帮助凯文的关键在于降低焦虑

王旭红 哈尔滨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组委会专家顾问团教育心理学专家、哈尔滨市快乐影响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咨询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英国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英国临床催眠治疗协会终身会员。

中学高级教师,拥有14年的国内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7年的英国临床催眠治疗经验,主攻方向为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障碍研究。

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老师。去年秋季,我接了高一新班。凯文从入学初就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懂礼貌,爱学习,而且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还不错。我及时表扬了他能按照老师要求刻苦学习,在学习上有很大进步。当时凯文也非常兴奋,告诉我他心中理想的学府是中央财经大学,我们还击掌作为盟约。但是,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凯文因为胃肠痉挛,请了病假。这个学期,我明显感觉到凯文的心情变得低沉,我也联系过家长,了解到他们的家庭生活很平稳,父母关系也很好,凯文也没有“早恋”现象。各科老师都反映凯文学习很认真,下课的时候也常常在做题,但是,考试前凯文常常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最近,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凯文竟然带同学用晚自习时间出去聚餐,唱卡拉OK。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该怎么帮助凯文呢?请您指教。

凯文同学的表现是典型的高焦虑症状。老师虽然一片诚心地帮助凯文,但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鼓励凯文设立难度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学业目标,使得原本焦虑程度就很高的凯文陷入更深的困境中;另外一个是班主任在鼓励凯文时,传递给学生的内容是“控制”大于“信息”,削弱了学生的自主需要(Need for Autonomy),增加了学生的无力感。正是因为不懂得区分“控制”和“信息”在沟通和交流中的作用,有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出于称赞的愿望而说的话,却将收到伤害学生的结果。

所以,本案例分析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焦虑,目标,自主需要。

关键词一:焦虑

焦虑是对内心各种令人不悦的担忧、恐惧、心绪不宁等状态的总称。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焦虑、自我怀疑、紧张感。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从对这个问题最早的研究开始一直到现在,其结果都一致说明:在学业成绩和焦虑间存在着负相关。也就是说,焦虑既可以是学业失败的原因也可以是结果。学生的焦虑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各种生理症状,比如:手心出汗、反胃、腹泻、心悸、呼吸紧促甚至排尿困难等;也会产生一些情感反应症状,比如:易激惹、心绪不安、心情低迷等。这些焦虑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都会严重消耗学生身体能量,导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课,难以专注地分析学习任务和解决学业任务,学业成绩会表现得比较差。反过来,他们比较差的学业成绩会进一步增加其焦虑程度。

那么焦虑是怎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呢?焦虑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干扰学习和测验成绩:学习时注意力的焦点偏离;学业任务难以完成;测验中出现思维抑制。

一、注意力的焦点偏离

当人们学习新内容时必须全神贯注。高焦虑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焦虑或担心,分散掉关注学业内容的精力。比如,凯文心中可能充满不安情绪:“我是如此的紧张难受,我永远都无法理解这些材料!”当凯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精神上的躁动和身体上的不舒服时,从老师开始授课的那一时刻起,凯文就会因为自己的高焦虑漏掉很多学习上有用的信息。

二、学业任务完成困难

即使凯文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感,把注意力投诸学业任务上,但在面对比较有难度的材料时也会有障碍。因为,把新的学习内容消化理解并记忆对高焦虑的学生也是挑战。由于高度焦虑状态是“进化心理学”当中描述的fight or flee的经典模式,当人感觉恐惧时,仅有两个选择:要么拼命要么逃命。无论是拼命还是逃命都不是一种冷静的理性思维状态,由于恐惧的干扰,凯文可能经历过面对学习材料脑子里会出现一片空白。

美国教育学家John Holt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版过一本著作《How Children Fail》, 即使时隔半个世纪,他的教育思想依旧被西方教育者拥趸:孩子们只有消除了恐惧,才会安心地学习。倘若一个学生过度地关注自己的答案是不是一定正确,自己是不是看起来很聪明,而不是通过跟老师和同伴课堂互动更多了解到自己在学业任务上有了哪些收获,学生难免会在学业进步上出现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焦虑的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凯文的这个案例中,仅仅靠轻松的学习氛围或者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都无法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对此,老师必须根据凯文的个人特点,提高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

三、测验中出现思维抑制现象

通常,焦虑的学生实际上的知识量比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要多。高焦虑学生缺乏考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如何审题,如何找出试题的关键词,如何理解试题考查的方向和中心内容。在考场上,凯文会苦于试题没有按照自己准备的思路提问,因而让从前所学内容在考场上变得“僵化”, 所以,面对不同角度的提问,凯文会感觉无法提取出所学内容满足考查要求,纠结于自己的知识模块怎么也不能搬进试卷中。

关键词二:目标

凯文在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就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进入中央财经大学。由于这所大学每年在黑龙江省只录取十几名文科生,凯文实际上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学科总成绩要在全省名列前茅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设定和凯文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是否相符合?如果差距过度悬殊,难免给凯文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尽管设定目标对成绩提高有很多裨益,但是,目标的设定却不是越高越好。有高焦虑的学生通常不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他们倾向于选择极难或者极容易的任务目标。在第一种情况下他们更可能失败,这会增加他们的无助感和焦虑;第二种情况下学生在极容易的任务上可能获得成功,但他们体会不到进一步努力的满足感,但可减少对学校任务的恐惧,比如随便进一所职业大专,有书读,但凯文真的进入那里是不会甘心的。

凯文属于比较典型的倾向于能力的实体观,即设立成绩目标。他缺乏独立感与成绩之外的自我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换言之,凯文觉得最后得到的考分才是他感觉自己在学业上有收获的依据。所以,凯文难以形成固定的自我效能感。为了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维护自己的形象,凯文宁愿让自己避免看到低分数,哪怕是故意避开考试。另外,拖延是凯文这样的学生为了避免焦虑采用的自我保护策略,比如跟同学一起出去吃披萨,唱卡拉OK等,暂时把注意力从学业上转移开,短时间逃离焦虑带来的痛苦。

为了给凯文设立更贴切的学业目标,我们不妨参考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Woolfolk关于这方面的阐述:精确的、中等难度的、且在不久将来可以实现的目标才是积极有效的,这样的目标才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持久性。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目标SMART原则,实际上,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学: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以衡量),Achievable(可以达到),Realistic(脚踏实地), 以及 Time-targeted (有明确的截止时间)。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Locke 和 Latham的研究,设定目标能够提高学业成绩的理由主要有四个:

选择――学习者的注意力瞄准在当前任务上,远离分心事物。每次心思从书的这一章转移开时,要完成这一章的目标会帮助学习者把注意力拉回到任务上面来。

努力――明确可行的目标会让学习者愿意付出努力。如20分钟之内缩写一段300字的英语短文,学生会主动排除干扰,专心寻找关键词和主要事件,并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和语法写出梗概。

坚持――当我们有明确目标时,紧张的进度期限会让学生有全力以赴的专注状态,而且保持持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增长。还是如上的英语缩写,300字短文中的生词和不熟悉的语法非但不会阻止学生完成任务,更会促使学生查词典,查资料。

认知――当旧的策略无效时,可以寻求新的策略。比如,300字短文缩写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质量,那么,请教专业教师的指导,探讨影响缩写质量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等。

关键词三:自主需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心理学家在研究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对人的行为影响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弄清楚:内部动机在决定人的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到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经验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这个理论在二十一世纪被社会心理学家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自我决定理论的中心是自主需要(Need for Autonomy),在与这个世界相互作用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感到我们是有能力、有选择的,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并且与他人相关联,我们属于某个群体。在教育学领域中,自主需要强调学生自我胜任感,因为这意味着学生有自己的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学业,而不是外部的奖励或者压力来决定学生行为。

与支持自主性的课堂相比,控制性的教学环境可以提高死记硬背任务的成绩。当学生被强迫做一件事情时,他们常常会寻求最快、最容易的方法。就当前国内比较普遍的现象看,家长和学生似乎更偏爱控制性强的老师,哪怕支持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老师可以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培养出孩子长远发展的学习能力。教师也不必困苦于此而丧失工作动机,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教学互动中,强调传递信息而不是控制学生。

这里需要跟老师们介绍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事件对动机的影响是通过个人对这件事情的意义理解来决定的,对老师来说就是你对学生的评价表达出的是控制还是仅仅提供信息。

根据这个理论,所有的事件都有“控制”和“信息”两个方面。当一个事件是高控制性质,也就是说它强迫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行动或者感觉时,学生将体会到较少的自我控制,他们的自我决定感被压抑,并且感到丧失自我控制能力,他们的内部动机就会降低。相反,如果该事件提供给学生信息以增加学生的胜任感他们的内部动机就会增加。

比如,班主任老师在凯文第一次期中考试后说:“你这次考得很好,因为按照老师的正确指导去做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高控制评价,把学生学业成绩的高水平归因到听从老师的话,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努力,这会破坏学生自我决定感和内部动机。同样的表扬倘若换成另外一种表达:“你做得很好,你对英文缩写要领有很深刻的理解,所以你得了高分。”后一种表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学生在具体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给了学生一份学术上的胜任感,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内部动机。

降低凯文的焦虑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对以上三个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凯文目前的高焦虑不是单纯一件事情引起的,所以,班主任老师希望在期末考试这段时间帮助他迅速走出困境的想法显得过于迫切,缺乏可行性。仅仅告诉学生“再努力一些”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语重心长还是言辞激烈都不如跟凯文一起从改变信念开始,即接受自己真实的水平,把目标设立得更SMART,凯文需要真实证据证明他的努力是有效的。当设置相对高的目标不会失败,凯文学习动力就会提高,能力也随之改变。凯文需要的是可靠的“自己有能力的体验”,而随着凯文一点一滴进步SMART目标也是可以继续调整,对凯文的每个阶段,新的目标都始终保持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以衡量),Achievable(可以达到),Realistic(脚踏实地), 以及 Time-targeted (有明确的截止时间)。所以,老师要有的是耐心,不是忍受,而是有明确方向的陪伴、支持和鼓励。祝福凯文同学进步,也期待班主任老师新的消息。

上一篇:Unit 2 What should I do?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一篇:给十年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