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锚固技术在处理隧道塌方施工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30 04:35:09

岩土锚固技术在处理隧道塌方施工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西周岭隧道塌方处理方案的总结,提出以注浆固结松散体,以管棚穿越塌方腔体,配以台阶开挖的施工方法,具有安全、快速特点,是适用性较广的塌方处理方法。

关键词:注浆固结;管棚穿越法;隧道塌方;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045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西周岭隧道是云景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长隧道,全长7400米,隧道穿越9条地质断层带。其中一标段右洞YK2+475处在2010年2月24日早晨5时30左右穿越破碎带时发生坍塌,塌方体主要为全风化的呈砂质状态的花岗岩。塌方体沿隧道埋深长约15米,高约12米,空腔高约9米。经参建各方召集的专家组讨论,确定采用注浆固结围岩管棚辅助技术取得了成功。之后,该隧道左洞ZK2+762于2010年6月14日早晨7时左右,在掌子面拱顶右侧发生坍塌,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塌方体基本将掌子面封闭。塌腔高度大约在6米以上,塌方长度约6~8米,宽度约15~20米。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也获得了成功。现对该方案进行进一步总结形成本工法。

2施工操作步骤

2.1 应急段施工(YK2+466~YK2+475)

1)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及避免因塌腔向洞口方向扩展后,必须首行对应急段进行处理。方案中确定塌方段采用Φ108mm管棚,为了避免YK2+472~YK2+475段系统小导管与管棚发生冲突,本段系统小导管等管棚管节安装完成后再安排施工。

2)封闭及注浆摘要:本文通过西周岭隧道塌方处理方案的总结,提出以注浆固结松散体,以管棚穿越塌方腔体,配以台阶开挖的施工方法,具有安全、快速特点,是适用性较广的塌方处理方法。

关键词:注浆固结;管棚穿越法;隧道塌方;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045 文献标识码:A固结塌方松散渣体(YK2+460~YK2+475)。

2.2加固YK2+466~YK2+472段初期支护

2.2.1工字钢加工与安装

1)加工前对已完成初支段断面进行测量,确定工字钢架的加工参数,尽量使加工的工字钢架安装后尽可能贴紧岩面,达到锁口加固的效果。YK1+466~YK1+468段3榀导向墙内拱架半径相应缩小57cm。

2)工字钢安装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工字钢纵向间距为1m。安装时先下部后上部,并及时将工字钢架与系统锚杆或系统小导管尾部焊接牢固,确保工字钢架的稳定。

3)YK2+469~YK2+471段3榀工字钢直接落在封闭的渣体上,且必须人工修平;YK2+466~YK2+468段导向拱架底脚放置在反填的工作平台上,该平台高度为起拱线下1m,便于导向管的安装和管棚的施作。

2.2.2系统锚杆(小导管)施工

钻孔采用风动气腿式凿岩机,钻孔直径大于中空锚杆(小导管)2cm,保证安装顺利。钻孔时要严格按放样的孔位布钻,误差不大于5cm,孔深大于设计锚杆长度的95%。

钻孔完成锚杆(导管)注浆前采用高压风吹出孔内淤杂物,及时安装锚杆。安装完成后进行注浆作业,浆液采用1:1纯水泥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5~1.5MPa。

2.2.3塌方及过渡段施工(YK2+475~YK2+495)

1)反压回填施工平台:根据确定的处理方案,塌方处理掘进转换施工工法,采用台阶法施工方法。施工平台采用洞外拉运洞碴在塌方区反压回填,形成长10m,高5m的施工平台,反填正面坡度为1:1.5。

2)探测塌腔范围:因塌方渣体已全部封闭掌子面,塌腔范围的准确度将直接关系到采取何种支护参数(如管棚的长度)的关键。

3)管棚施工(YK2+469~YK2+488):管棚起始桩号为YK2+466,管棚施作长度为20m。

导向拱架施工图如下:

等导向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可进行管棚钻孔作业,钻孔采用专及管棚钻机。钻孔时为避免穿孔先进行偶数孔的钻孔作业。

钢管接头同一断面的接头数应不超过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错开1米。钢管上按设计要求打注浆孔。钢管的径向定位误差不大于20cm。

管口注浆直至浆液由通气孔冒出为止,注浆采用先灌注"双"号孔,待1~2天固结后,再灌注"单"号孔;注浆时,其水灰比控制在1:1,注浆初压力为0.5~1.0Mpa,终压力为2.0~2.5MPa。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注浆顺序根据降水漏斗原理,从拱部开始从上而下压注,先压注无水孔,后压注有水孔。如遇串浆或跑浆,可间隔一孔或几孔灌压。

4)超前小导管施工

小导管注浆前先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防渗漏,对强行打入的钢管进行冲清管内积物,然后再注浆,注浆顺序由下而上。采用压浆机对超前小导管进行注浆,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1:1,注浆压力初压0.5MPa,终压1.0MPa。

注浆前对掌子面及两侧碴体喷射厚度为10cm的砼封闭作为止浆层。待止浆层有一定强度时方可注浆,防止浆液从各岩面裂隙中反渗。

5)加固锁口段(K2+472~K2+475)初期支护

在已施工完成的K2+472~K2+475段补打剩余部分径向φ42*3.5mm小导管,加强锁口段支护。小导管环向间距1.0m,纵向间距1.0m;小导管尾部与钢架焊接在一起。本段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与其它段小导管相同。

6)塌方区域与过渡段初支施工(K2+475~K2+495)

1塌方区控测及监控量测

可采用水平钻机分别在拱顶及两侧拱腰位置探测3个孔。塌方区域施工采用大管棚支护下的台阶法施工方案,对塌方前后结构做相应调整,并加强监控量测。

2开挖环向导坑:掌子面松散体注浆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搞开挖工字钢架安装范围的环形导坑,开挖时必须预留核心土。在开挖导坑时尽可能不扰动掌子面注浆的松散体,局面大石块可采用弱爆破的方式解小或用挖掘机配合开挖。

3系统小导管施工:系统小导管采用Ф42*3.5mm无缝钢管加工,导管长5.0m,纵向间距0.5m,环向间距0.5m,呈梅花型布置,小导管与隧道轴线呈60°前倾角布置。小导管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同上述导管施工。

4网片安装:采用E6定型钢筋网片,网格尺寸15×15cm,网片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搭接处用扎丝绑扎牢固。

5喷射混凝土: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喷层厚度28cm,喷射时采取先边墙后拱部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完成上述工序后转入一道工序施工。

6在上述工序施工时要根据探测的范围预埋足够长的泵送管,以便泵送混凝土和轻型材料;并在塌腔内预埋2-4根Ф42*3.5mm钢管,将塌腔内的裂隙水通过钢管与隧道内排水系统连通,排出洞外。

7二次衬砌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塌方段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安排施作本段二次衬砌,二次衬砌应分段施工,尤其是塌方应急处理段宜采用即拆即衬砌。

3效益分析

在处理结束后,进行了成本核算,共节约成本50万元左右,其中:提前工期1个月,人工费、管理费20万元;临时加固支护回收成本10万元;回填轻质材料与回填砼相比,节约成本近20万元。

本次处理成功后,同项目的右洞又发生了塌方,也按本工法顺利地处理成功,使得工程顺利进展。同时,经过推广,在丽水地区的青田49省道过境公路、庆元54 省道一标等工程也进行了应用,均获得了成功。对今后的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

[2]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3]杨晓雪.某隧道施工中塌方的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0(06).

[4]何新凯,彭杰,王木群.隧道塌方的处理技术[J].公路工程2011(02).

上一篇:浅析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压实技术 下一篇:TYC基坑悬挂帷幕绕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