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时间:2022-10-30 04:15:58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高职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保证学生零距离就业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把“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合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任务驱动;分组协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指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科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想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JAVA与.NET两个方向的编程工作,本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更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把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但是经过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明,由于毕业生岗位技能欠缺,或没有经历项目开发训练等原因,较难为企业接受,造成企业人才紧缺而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有:

1.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或缺乏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3.仅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很少对学生的待人处事、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性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

鉴于目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 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建立了“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解决软件技术人才与软件用人行业之间的供需矛盾。

一、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小组通过协作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学生小组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所要求掌握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待人处事、合作等职业素质进行培养。

“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任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学会了平等相处、互相学习等,为将来软件项目团队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目的

(一)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再加上学生分三校生和普高生两部分,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们提出的“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正是在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理论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提出的;

(二)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软件工程师共同合作,开发出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任务又与企业需求相关,所以学生在分组协作完成每项任务的同时,也是对企业文化的学习;

(三)“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是把“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对二者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升华。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的创新建之处

(一)创造了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新途径:本课题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把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有机的结合,形成“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合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为解决高职教育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矛盾提供了范例: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即岗位针对性,学生毕业后能较快上手;适应性是指高职毕业生能适应岗位技术或职业内涵日新月异的变化,这要求高职学生必须掌握较宽厚的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如前所说该成果较好地解决了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的矛盾;

(三)“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任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学会了平等相处、互相学习等,为将来软件项目团队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教学项目的选取

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实施的最关键问题是教学项目的设计和选取,如何选取教学项目是实施的一大难题!选择的项目的好坏、难易、是否能突出所学知识等几个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关键。项目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授课对象的层次,如果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所选择的项目可能会太难或太容易,项目太难会打消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太容易又会让学生很快完成达不到思考的效果;二是项目不能只是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原因是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可能很多,但适合于教学的可能有限;另外,如果一味的应用企业的真实项目,而授课教师又没有参加过这个实际项目,可想而知,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会太好。因此,教学中我们的项目的选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的项目来源于企业,因为来源于企业的项目真实、实时。第二方面的项目来源于教师,教师在工作、学习、科研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经过设计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方面的项目来源于学生,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积极的参与一些学生的活动;将学生自己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势必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第四方面的项目来源于生活,学生现实生活中用到的QQ、小游戏等是他们最爱用的软件,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出QQ、五子棋、坦克大战等。

上一篇:点燃创新的“触 发 点” 下一篇:发明创造中的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