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

时间:2022-10-30 03:42:48

民办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我国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给高校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建网”走向“用网”,从硬件建设走向软件开发与应用,这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走之路。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将不再局限于教师和书本,而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途径,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数量庞大,而且是多渠道、多视野和多层次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材或老师为主的信息来源比,学生可以有很大的选择。他们可以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自己想要的材料进行学习,也可以按照他们的需求合理地安排学习,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调整,最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为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等本身受到社会大背景的影响,而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而作为百年大计的根本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影响,并已成为信息社会发展冲击的前沿。现代教育技术已经从各方面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了改变了传统上的思维方式。

1 民办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高校内部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各部门的数据成为了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很弱;各个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不统一,师生使用很不方便,没有实现统一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信息访问的安全级别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各个应用系统都是独立的访问入口,没有实现信息服务的集中展现和使用,师生使用很不方便;还缺少了一些全局的跨部门的应用,如全校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综合校情、电子离校服务系统等。

2 民办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民办高校现在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希望能够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的建设,来打造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能够满足高校的各项服务与应用的系统框架。通过建设这样一个长期稳定的、可以向外延伸扩展的框架,向全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软件应用服务。不仅如此,这个系统应用框架还要考虑到高校目前各种实际的应用需求和未来的发展以及项目的整体成本。因此一定要用领先的理念和超前的思维,使用市场上已经成熟的主流技术以符合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要创建出一个虚拟的大学空间,最终实现跨地区式的远程教学和管理模式。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建设是信息资源和服务,是为了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和科研以及校园综合管理,创建出一个虚拟的大学空间和数字化式生活空间,最终能够实现学习、教学和科研以及校园综合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以及远程化,向学校的跨地区式的远程教学和管理提供一个坚实地基础性保障。

二要使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数字化,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各种各类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使领导者最大限度地拥有管理资源,能够集中集体的智力智慧,便于明确决策目标,论证决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支持,进一步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

按照“顶层设计”的理念,统一数据标准、应用数据共享、系统集成、硬件集群、一站式服务,期望能够实现:

(1)为教学科研和各种生活管理提供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实现规范的高效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服务。

(4)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总体规划设计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是建立在学院现有的校园网络的基础之上,一个以全校师生为服务对象、以服务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生活为目的,覆盖全院的全方位信息管理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总体框架的设计要有利于学校现有系统的整合和以后系统的扩展,在软硬件的建设上都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学校数字化校园将按照校园管理中心、校园资源中心和校园服务中心三大中心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将完成学校信息系统的整合,主要包括数据应用的集成、业务流程的集成与重组、统一身份及身份验证集成、应用界面的集成。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框架包括如下方面:

(1)基础设施层:是数字化校园软硬件支撑系统,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支撑软件等。

(2)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包括统一信息资源中心平台、统一身份验证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公共通讯平台等。

(3)应用系统层:是面向学校各部处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和面向师生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具体如下:

1)管理中心包括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和新建应用系统;

2)资源中心是指整个学校的各类资源库、资源库的管理、资源服务。资源库包括教学资源、数字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各类数字出版产品及数字期刊等数字资源;

3)服务中心是指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和人工服务,包括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认证服务,邮件、短信、即时消息等通讯服务,一卡通服务,软硬件运维服务等。

(4)信息服务层:为各级领导、相关管理员、教师、学生提供各种个人业务操作服务、查询、报表、统计分析、决策等,还可以根据系统数据得到数据填报、提醒、报警等一站式信息服务。

(5)信息安全体系:数字化校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评估、安全技术等。

(6)信息标准/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维保障体系等。

4 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架构设计

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数字化校园架构设计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适合于学校的SOA技术标准,已经存在于校内的各种应用服务系统都应该遵循该技术标准,进行组件化建设,以实现各系统的松散型、低耦合的集成,方便不同的应用系统相互调用不同的服务。

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软件模块的重复使用率提高,也可以增加软件系统的延伸和扩展,进而减少学院的投资,同时也可以降低项目的建设风险。

数字化校园是信息时代各高校的发展的必然目标,也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化校园必将把高校中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来完成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等日常管理。数字化校园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老师、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怎样才能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受益?这应该是研究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杨磊(1985.4-),男,籍贯:湖北省丹江口市,单位:广东科技学院,职称:助教、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上一篇:浅探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及其安全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