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情报捕信息 将隐性需求迅速转化为商品

时间:2022-10-30 03:31:56

收集情报捕信息 将隐性需求迅速转化为商品

什么样的商品才称得上好的商品?目前社会上很多东西,其实跟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不合拍,不是他需要的,但消费者却为了其他理由而购买;而就无印良品的商品开发理念,商品的价值应该发生在使用者身上,而不是在商品的本身。

无印良品如今能在世界各地深受欢迎,在商品开发上一个核心的想法就是“这个好”、“这样就好”。这两个观念有点不太一样,“这个好”有非常主观、强烈的欲望,“这样就好”有折中的味道在里面。当今社会有太多东西属于“这个好”,我一定要取得这样的品质,或者我非要某某品牌的东西不可,这样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很辛苦的。在无印良品,我们追求的并非极致完美,而是以“这样就好”的精神,实际深入体会人们的生活,将他们自己都没察觉的需求,转化为商品呈现出来。

深入观察累积情报

商品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要实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印良品的做法,是透过深入的观察而累积出情报来。

例如要开发一个适合女大学生在外租屋时用的电视收纳柜,工作人员会去拜访两三百位大学女生的住处,看她们的电视收纳柜长什么样子,电视的上下左右前后各有什么,拍下照片,并询问她们收纳时有什么问题或困难,资料收集回来后,从中归纳出共同点,再针对这些共同点设计商品。

又如要开发床头灯,工作人员会去想,每个人睡觉前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早上醒来第一个动作又是什么?在做过深刻的观察后发现,近视的人其实睡前最后一个动作是把眼镜拿下来放床头,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动作是从床头取眼镜,但在取放的过程中,由于意识不是很清醒,很容易在无意问将眼镜掉到地上。由于这样的观察,开发出来的床头灯在底座上有个凹槽,能稳固托住眼镜,取放时不容易掉落。透过深入的观察,把每个动作分解到最细,然后去思考人们的需求是什么,这就是无印良品商品开发的秘诀。

看不见的设计

所谓的让商品价值发生在使用者身上,重点在于让商品保有它的机能,以及让使用者展现自我风格。

商品是融合生活的媒介,是为了要满足你的生活,解决你的问题,让你的生活更好,因此不应该展现太强的特性。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商品不该有太多繁复的设计。只需要保留商品原始的风格,让它拥有十足的美感与机能就够了。其实很多无印良品的商品是知名设计师设计的,但在行销诉求上,我们不会以某某设计师设计作为沟通重点,我们希望顾客是因为这个商品是他需要的,所以来购买,而不是冲着某位设计师的设计而来购买。

我们强调以“看不见的设计”为设计,也就是说,不论设计者花了多少心血在设计上面,我们都不希望顾客看到这个设计。例如很多人使用酱油瓶时都有个困扰,酱油是黑色的,但很多酱油瓶是白色或浅色的,倒酱油时,酱油顺着壶嘴滑下来,久而久之瓶身就变得黑黑脏脏的;而无印良品的酱油瓶,利用非常巧妙的壶嘴曲线,倒酱油时不会回渗,解决了上述的问题。这样的酱油瓶放在卖场里面,顾客完全看不出来它跟其他酱油瓶的不同,但是在使用之后,绝对可以感受得到,这就是“看不见设计”的设计。

其实无印良品并非一味奉行极简主义,我们强调的是。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在设计上,但是消费者不见得需要知道,而是希望他在使用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个商品好用;也就是说,能展现商品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设计。

贯彻三个坚持

无印良品在商品开发上向来有三大坚持,三十多年来始终如一,而这些坚持正好呼应了现在流行的“乐活”(LOHAS)精神。

一是严选素材的坚持。所有商品的原点,都是从商品的素材开始,素材好不好,其实决定了商品一半的成功。无印良品的原则是,只要是不能分解、会影响环境的素材,基本上是不用的。例如服饰选择天然素材,夏天用棉、麻,冬天改成羊毛,在这种大原则下,还会根据每种素材的特性,做成最适合、最能发挥功能的产品,像泰国棉比较粗,适合做有厚度的外衣或耐磨的长裤:新疆棉有光泽、很柔软,适合做衬衫。

二是生产流程的坚持。无印良品彻底检查每件商品的制造流程,省略无关商品本质的多余工序,例如铅笔上不印图案,它只要能够发挥书写的功能就好,不要太多的荧光剂,反而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另外,有些素材常因为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形状而被舍弃,但其实还可以再运用,例如“残系”商品,就是用残余纱线或线头做成T恤、袜子和玩偶,一方面因为是利用生产线上的残余材料,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价格也会比较便宜。只要能够呈现商品本身的品质,它不会因为是用剩下的素材而减损了这个商品的价值。

三是简单化包装的坚持。一般商品多有五、六层包装。浪费作业过程,也产生不必要的垃圾,增加商品的成本。我们的想法是,不需要多余的装饰,以商品本来的颜色及形状为重点,不采用过度的包装,最好包装跟商品本身是一体的。例如床单被套的包装。只是用棉绳绑起来,让顾客可以亲手触摸到它的质感。这样的包装不但少掉一些垃圾,甚至也让商品本身的附加价值更大。

被“发现”的商品

日本的一些家庭已走向两极化,贫富差距愈拉愈大,在这样的挑战下,未来的商品开发应该要做哪些努力?很多时候,可能顾客都说不出他的需要。不会告诉你他要什么东西。或是他没有想到他的困扰可以有适当的商品来解决,这时你要去发现,要去思考,聆听顾客的声音,站在使用者的观点。从他的角度去想,如果你能发现顾客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需求,就能发展出成功的商品。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商品其实不是被“开发”出来的,而是被“发现”的。

例如无印良品的“原来如此”系列,其中一款L型枕,它的外观是长形的,中间有一条斜线,当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只要把这个枕头一折,就可以一脚跨在枕头上或抱着枕头睡觉。放在倾斜面上也不会滚落的六角笔、腋下采二重吸湿垫片设计的内衣、适合大小不同锅子的万用锅盖等,都是在同样的概念下开发出来的商品。

“Found MUJI”系列则是借用先人的智能,利用世界各地的传统素材,转换成无印良品的商品。以“直角袜”为例,其灵感源于捷克老奶奶手工编织的袜子,因而“发现”直角才是最适合双脚的形状,一般常见的机织袜碍于限制,形状无法符合人体的曲线。有鉴于此,无印良品着手改良,甚至更进一步研发出左右辨识直角袜,将撷取自传统文化、古老智能结晶的要素加以调整后,完美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想更多的进化论

市面上同构型的商品很多,该如何让你的商品脱颖而出?我们认为,任何商品都还有它可以再进化的空间,都可以找到属于它的利基点。

从最早开始,无印良品就以“有道理的便宜”诉求,在竞争的市场中找到利基。例如日本人吃鲑鱼的习惯是只吃鱼肚这里完整的肉,鱼头和鱼尾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一条鲑鱼只能制成10个罐头;但无印良品却认为“鲑鱼的全身都是鲑鱼”,即使是不完美的东西,也可以成为商品,因为鲑鱼全身被完全利用,可以制成12个罐头,成本下降,可以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回馈给消费者。

又如衣架与笔记本是许多厂商都有的商品,但无印良品就是可以在众多同质商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很多人常碰到的问题是,T恤的领口会在穿脱或洗晾的过程中被撑大而松弛,无印良品即开发出特殊造型设计的T恤衣架,晾T恤、运动服时不易造成领口变形。而笔记本考虑到以双环圈装订方便插笔。就已经很体贴消费者了,无印良品还能更进一步,将双环圈上下各去除一个环扣,方便将笔完整地插入环圈中,放在袋中或拿在手上都不会突出而勾到其他东西。

很多人会问他们,如何跟竞争者做差异化,其实这并不是无印良品需要特别花心思的地方。无印良品一直在做的努力,是怎么样让顾客更了解他们,例如他们的三个坚持,以及简约、自然、基本的品牌概念,通过店内摆设、门市伙伴的介绍,很忠实地把品牌精神传达出去,让顾客接收到,大家自然就会知道无印良品跟其他品牌有什么不同。

上一篇:创业从最简单开始 下一篇:熟食商品品质管控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