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30 01:54:38

高耗能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径选择

[摘要]统计表明,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上远远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并且该行业的经济效益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可见高耗能行业在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缺乏优势。但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高耗能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对高耗能行业产品的旺盛需求也仍将持续。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不能简单地压缩高耗能行业,而是要通过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两方面相结合为高耗能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高耗能行业;可持续发展;供给管理;需求管理

[作者简介]李岚红,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讲师,硕士,山东济南250001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007-05

统计表明,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上远远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并且该行业的经济效益整体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由此可见高耗能行业在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缺乏优势。因此,单从节能角度来说,控制高耗能行业规模、提高该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但是,如果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需要,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则要慎重了。高耗能行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大多是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能源、原材料,因此,该行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经济增长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在未来较长时间仍将持续,可持续与发展的矛盾在高耗能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而制定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必须在科学务实的基础上,以战略眼光作出统筹安排。

一、经济增长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

(一)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高耗能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长期来看,一国的能源消费水平与该国在发展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关,对此可以用能源的“库兹涅茨曲线”描述。所谓能源的“库兹涅茨曲线”是描述单位GDP能耗与人均GDP关系的曲线,这条倒扣的钟形曲线反映了这样一个规律: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每个国家都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和单位GDP能耗的“爬坡”过程;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单位能耗又会向合理水平回归。一般说来,人均GDP在1万美元之前,人均能源消费增长较快;在人均能耗达到4吨标煤后增速变缓。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韩国人均能耗4.07吨标准煤(1997年),日本4.25吨标准煤(1980年),美国8吨标准煤(1960年)。目前,发达国家已越过“拐点”,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在艰难地爬坡。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2007年的人均GDP只有18934元人民币,即使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也仅合5345美元,按照能源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也应处于高峰阶段。但是从图1中单位GDP能耗曲线和能源弹性系数曲线的走势来看,已经明显呈现出该曲线所描述的“倒扣钟形”的形态,这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能源的“库兹涅茨曲线”是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数据描绘出的轨迹;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国际背景下这些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所呈现出的趋势特点。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和能源的国际局势,迫使中国不得不在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采取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意味着,相比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发展之路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更加突出。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都在2003年和2004年达到高峰;2005年之后,由于国家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这两个指标都明显下降,直至2006年和200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达到1以下。由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因而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关系。例如在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GDP较2007年下降明显(从1.9%降至9%),但是因为节能降耗政策的落实取得明显效果,2008年能源消费增速的降幅更大(由6.6%降至4%),所以最终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继续稳步下降,达到0.4%;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的经济刺激措施,能源消费增速明显高于2008年的4%,达到6.3%,而GDP增长却略低于2008年,因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出现反弹。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除,经济增长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的压力还会有所增加,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必须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

总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在很多方面还较为落后,当前正处于赶超式的发展阶段,被国际社会称为“新兴经济体国家”。要实现对先进国家的赶超,就必须保证经济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有持续稳定并且相对高速的增长。我国经济这种赶超式的发展又要求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完成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工业化进程,同时紧跟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信息化进程,进而实现全面的超越。由此可见,无论是赶超式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决定了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还将在经济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而高耗能行业的产品需求也将保持持续旺盛,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二)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对高耗能行业产品的旺盛需求仍将持续

众所周知,我国是典型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据世界银行统计,2002年世界各国的消费率平均为80.1%,高等收入国家为81%,中等收入国家为74.3%,低收入国家为80.7%,而我国则为58%,到2006年,我国平均消费率进一步下降到47.7%。由于消费率太低,过多的产能只能通过投资和出口来消化。而投资率过高会直接增加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并且国际经验还表明,靠投资拉动最终会导致投资效率下降。从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看,发达国家在1~2之间,即每增加1元生产总值,投资不超过1~2元;而目前我国却要4元左右。投资效率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地导致投资的继续增加。2004年我国的投资率已经达到43.9%,比2002年世界各国平均投资率高2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高24.2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高20.5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高24.9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的投资率更高达45%以上;2009年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预计这一比率还会有所增加。在出口方面,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目前基本位于低端,在出口结构中,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业仍然占据重要位置,这样的出口结构也不利于节约能源;特别近年来中国逐

渐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基地,号称“世界工厂”,出口制造业对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工业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由此可见,这种靠投资拉动、靠出口消化的经济增长类型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有所转变,即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也要看到,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不是仅仅依靠经济措施就能实现的,它不仅涉及到我国居民的储蓄和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和教育制度以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的深层次改革和建设密切相关。总之,从近期来看,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外贸形势趋于好转,出口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所推出的巨额投资刺激方案也需要一个建设实施的过程,不可能立即退出;而拉动内需政策的实现难度更大,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对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依赖还将持续,因此仅仅出于节能减排的需要而压缩高耗能行业的做法,是与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相违背的。可以设想,如果仅仅考虑能源消耗的因素而压缩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伴随着高耗能产品供给的相对下降而引起供求矛盾进一步恶化以及价格的持续上涨,随之产生的将是该行业更加强烈的投资冲动。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由于资源类产品的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当年前10个月,我国建材投资就增长了53.5%,石化投资增长了46.9%,化工增长了38.1%,有色增长了33.4%,钢铁增长了14.5%,上述行业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5个百分点。所以在政府的管理措施上仅仅强调减少项目审批和压缩投资规模,其结果往往是违规建设和管理盲区的增加,这将使得政府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不能简单地压缩高耗能行业,而是要通过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两方面相结合为高耗能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高耗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需求管理之路径

对高耗能行业的需求管理是指逐步降低国民经济对高耗能行业产品的总需求,主要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升级,从而降低经济增长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内需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方向,科技与创新也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谋求有利地位的必经之路,因此,对高耗能行业的需求管理是该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只不过对高耗能行业的需求管理不是在行业内部所能实现的,必须要依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宏观政策的实施,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因其具体方案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故把论述的重点放在高耗能行业的供给管理方面。

(二)供给管理之路径

对高耗能行业的供给管理是指通过国内和国外两个渠道的合理安排来保证产品供给的政策思路。供给管理相比于需求管理,更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改善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同时不影响经济建设对高耗能行业产品的需求。我们知道,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产品的需求可以通过本国生产和对外贸易两个途径来满足。所以,高耗能行业的供给管理也包含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1、对内的结构调整措施。主要是对国内现有行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实施兼并重组,结合产品差别和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产品齐全、生产先进、兼具规模和效率优势的产业布局。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差距是造成我国平均单品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例如小型企业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相差200千克标准煤;水泥立窑年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75%,每吨小水泥能耗是先进高效回转窑水泥能耗的1.4倍;发达国家合成氨企业生产能力大于30万吨/年,我国5万吨/年以下的小型合成氨企业还占总产量的55%,与大中型合成氨企业相比,每吨产品综合能耗相差300千克标准煤左右。这些情况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重点能耗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审批严格执行“上大压小”以及所有新建项目都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制度等。国家发改委还与大型耗能国企签订责任状,数次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通知,禁止落后淘汰设备在区域间转移;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启用“区域限批”政策;财税部门调低甚至取消有关“两高”行业的出口退税,提高部分产品的资源税,并全年对700个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励。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2006年至2008年共淘汰低能效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6446万吨。截至2009年底,共关停小火电5500多万千瓦时,提前完成“十一五”关停小火电的目标任务。2009年全国总计关闭小煤矿约1000个,煤矿个数下降到1.5万个;2010年全国计划继续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高耗能落后产能的淘汰,大大提高了设备技术水平,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2006年至2008年3年间直接节能近1亿吨标准煤。据有关机构测算,“十一五”前半期,工业节能贡献率在80%以上。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工序)单位能耗同比持续降低。2009年1~11月,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及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纳入统计的53项重点产品(工序)单位能耗指标中,50项指标同比降低,约占总数的94.3%,单位粗铜综合能耗、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吨水泥综合能耗等21项指标同比下降6%以上。

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是要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然艰巨,除了保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还要特别防范经济回升造成能耗反弹。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回升,能耗也在高速回升。2010年三季度在规模以上工业中,6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同比增幅分别比二季度和一季度加快11.7个和13.9个百分点。11月份,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22.4%;全国用电同比增长27.6%。按照这样的势头,2010年能源消费增长会是比较快的,这给节能带来一定困难。从目前情况看,2009年和2010年单位GDP能耗只有年均降低4.4%左右才能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任务,这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还需要继续加快步伐。

此外还要看到的是落后产能的淘汰具有不可持续性,今后每5年都保持“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幅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一方面需要不断地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要依靠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实现。此外,必须抓紧启动供给管理的另外一条战略措施,即高耗能行业产品的进口和海外投资生产的布局。

2、对外的贸易替代和海外投资措施。既要降低高耗能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又要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高耗能行业产品的需求,向海外寻求产品供给的来源成为必然而又迫切的选择,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实现:

第一,贸易替代措施,即通过进口来补足一些重要能源、原材料的国内生产缺口。但是贸易替代措施也存在一个重大的弊端,即重要资源类产品存在国际价格波动风险,需要提前作出安排加以防范。为化解由此给我国经济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同时采取资本扩张的方式加以风险防范,即有目的、有步骤地收购、参股国际上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通过内部控制来保障供应,通过股权收益来抵消价格波动损失。

第二,产业转移措施,即通过海外投资与企业集团的全球化战略将一部分高耗能产业向海外转移。我们知道,根据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因素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以及区位选择的因素之一。“污染避难所假说”对于高耗能行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启示意义,我国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环节的安排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环节之一是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具有环境资源禀赋、能源和原料资源禀赋甚至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禀赋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或收购高耗能生产企业,将高耗能产业部分地向国外转移;环节之二是运用跨国公司的组织经营方式将这些海外投资企业纳入到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全球性的公司集团体系之中,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以低成本的贸易方式满足国内需求,同时还能在生产、销售和研发等所有环节实现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最终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企业有可能因为涉及到东道国的利益而遭遇一些非经济因素的障碍,对此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的便利,通过国家或区域的双边协定帮助我国企业解决政策和法律的窘境。

上一篇:宁德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招聘外包:一种新兴的招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