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论述

时间:2022-10-30 11:32:47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论述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施工经验,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从浇筑前期准备、浇筑技术以及裂缝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 混凝土 浇筑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要全面清理干净 ,浇筑面验仓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

2)为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 ,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2~3 cm,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厚度要均匀,避免产生过厚或过薄现象。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 ,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为 30~50 cm。

4)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 ,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 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 1.5 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 5 cm 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

5)混凝土浇筑期间 ,如表面溢水较多 ,应及时清除 ,并采取措施减少溢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尤其是浇筑顶板 ,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7)为减少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运输导致的离析 ,混凝土的制备应该尽可能靠近最后浇筑的地方。 它应该分层浇筑以使每层可被均匀压实。 每层浇筑间隔的时间应该限制在能够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前面浇筑的有良好的结合。

8)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应立即用手提振捣器或机器振捣器进行捣密就应该移走,否则就会发生骨料离析。 一般来说,振捣器不应该集中在先前提起的混凝土上。

2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1) 选择合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砂石以及水泥的含量,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减水剂,节省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同时,也要保持混凝土良好的性能。2) 有效降低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可以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将砂石冷却的方法混凝土的搅拌温度,延长初始凝固的时间,降低浇筑的速度,以加快热量的挥发。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25 度以下,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25 度,就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小内外温差。4) 做好混凝土的维护保养工作。早期的养护工作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降低后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①一般性表面细小裂缝,可将裂缝部位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表面涂刷封闭。 ②裂缝开裂较大时,将裂缝凿成八宇形凹槽、洗净湿润,刷水泥浆一遍,用 1:2 或是 1:2.5 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或干燥后用环氧胶泥嵌补。③温度、干燥收缩、徐变等结构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可视情况采用环氡腔泥或防腐蚀涂料涂裂缝部位或加玻璃丝布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④对影响结构整体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裂缝,可根据裂缝宽度、深度情况采用水泥压力灌装、化学灌装的方法修补,或表面封闭与注浆同时使用;明显降低结构刚度、承载力的严重裂缝,应根据情况采用预应力加固。

2.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 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 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各工序协调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浇筑方案:

2.1 全面分层

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桩凝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 采用此方案,结构平面尽量不宜过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 必要时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2 分段分层

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机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方案。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 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2.3 余面分层

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 3 倍的情况。 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形成斜面,斜面坡度为 1:3,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易使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

因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如下适当措施:尽量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即抗拉强度大,线膨胀系数小。 为此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并入粉煤灰和外加的减水工剂,引气、缓凝、早强等多种添加剂,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一般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在气温较高时,可在砂、石块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覆盖草包等隔热材料,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污水,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加强混凝土的温测工作,为施工组织者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采取温控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3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分析

在完成最后一道抹压工序后,表面要做好遮盖工作,一般选用不吸水的材料,防止表面水分散发导致混泥土干裂收缩,同时防止干湿循环的现象发生,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控制在15 度左右,时间控制在14 至28 天之间,保证混凝土水化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混凝土入模 ,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 ,当浇筑高度大于 2 m 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 1.5 m。

2)混凝土必须在 5 小时内浇筑完毕 ( 从发车时起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 1.5 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浇筑过程中 ,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 40 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浇筑梁板混凝土时 ,先浇筑梁混凝土 ,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梁柱节点处不同标号(强度等级相差 10 MPa)的混凝土进行混浇时,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 振捣采用直径 30 mm 振捣棒, 振捣间距为100 mm~200 mm,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 。

结语

建筑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的质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良柱.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6)

上一篇:多塔悬索桥加劲梁竖向支撑型式的分析 下一篇:浅谈市政管道建设安全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