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美育的地理课堂

时间:2022-10-30 08:33:22

充满美育的地理课堂

【摘 要】把美学内容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美、感受美,在实践中表现出智慧美、创造美和心灵美。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地理科学知识,而美育是通过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发现地理学科的美学价值,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引起美感,进而陶冶美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审美 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审美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以新的寓教于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美育的功能和作用广泛,只有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地理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怎样把美学教育渗透到地理课堂呢?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工具。”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和对课堂的投入率。使学生陶醉在情景的艺术环境中,让学生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

1. 导入美。新课导入是一种艺术,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富有美感的新课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2. 过程美。要把地理教学与美学内容结合得好,除了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能否进行美的教学,这主要体现在美的教学形态、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学形式等要素上。美的教学形态是美的教学品格的重要因素,表现着教师的心态、品格、气质和修养,对激发受教育者求知欲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3. 小结美。课堂小结是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如在学习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专题的时候,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再说长江》等纪录片,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愫,同时也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

二、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地理科学知识,而美学教学是通过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发现地理学科的美学价值,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引起美感,进而陶冶美的心灵。

1. 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美。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为海洋。浩瀚的海洋,它不仅是富饶的资源宝库,瑰丽的海底世界更是令人神往。至于占地球面积29%的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多彩多姿的植被景观。无论是幽深的亚马孙河原始森林,或是万兽奔腾的非洲热带草原,或是令人生畏的撒哈拉大沙漠,你都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一个原始而奔放的世界。广袤世界,千姿百态。这就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美。

2. 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美。“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如果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力量的象征,那么印度的泰姬陵可以说是表现出一种凄美的爱情旋律。更有世界奇迹工程万里长城,荷兰围海造陆大堤,工程浩大,无与伦比,还有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尤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人文景观成为非常好的教学素材,也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

3. 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美。“和谐”是美学的一条重要规则。而地理学家认为地理事象及地理学理论的“统一”“对应”乃是和谐的反映。“多样性的统一”之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只有多样才能丰富多彩,只有统一才能整齐划一。地理学科所涉及的各要素中既有独立,又有统一,既遵循各自内在的规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三、增强地理教学手段艺术美

1. 通过教师的“三板”功夫表现美。地理学科的“三板”主要指板书、板画及板图,它具有展示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控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等多种功能。精心设计的板书板图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美,艺术美的熏陶。教学中板书必须工整、重点突出,注重色彩的搭配。如红色一般多指暖流、夏季风,蓝色多指寒流、冬季风,黄色则表示山脉高原等。另外板图在地理课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如讲中国的地形时,可先简单画出中国的版图―一只雄鸡,然后用不同色彩粉笔画出城市、山脉等,使学生仿佛在上美术课,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学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 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烘托美。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由静变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单一;而多媒体教学能克服这一缺陷,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高中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较差的缺点。用视频播放火山的喷发过程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这些抽象的知识,认识到地球内部力量的宏大。

总之,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美学教育是其内涵之一。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创设美的意境,充分运用审美的因素去感染学生,必将激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使之既成为美的享受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金开诚,龙协涛. 现代美育教程.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地理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全日制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光潜译. 黑格尔:美学. 商务印书馆,1979.

上一篇:昆明万达高尔夫球会 中国城市商务球场典范 下一篇:小区“家庭宾馆”引发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