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家庭宾馆”引发的官司

时间:2022-08-23 07:24:04

小区“家庭宾馆”引发的官司

民用住宅水电费便宜,不少为了节省成本的商家便在小区住宅中做起了生意,但这样不可避免会对周围邻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近日,宜阳县的黄先生将楼下在家中开“宾馆”的邻居粘某告上了法院,最终法院判决粘某立即恢复该房屋的住宅用途。

案件回放

黄某家住洛阳市宜阳县城关镇的某小区,但最近几个月他一直住得很不安生。原来,和黄某同住一栋楼的粘某去年在家里开起了“宾馆”,严重影响了黄某的正常生活。

早在2012年,该小区业主委员会就召开业主大会,经无记名投票,大部分业主不同意在小区内将房屋出租或自用经商,并在2012年12月1日颁布了公告。

2013年6月,粘某将自己的两套住宅改为了“宾馆”,面积约280平方米,共8个房间、2个公共卫生间、1个吧台和1个工作室。

自从粘某开了宾馆,这栋楼里出入的人就多了起来,所住客人进出电梯频繁,也经常看到有陌生的车辆在小区停车场进出。黄某认为,既然当初业主委员会颁布了公告,粘某就不应该违反,于是将粘某告上了法院。

【法院】改变住宅用途需本栋业主同意

近日,宜阳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在法庭上,粘某质问黄某:宾馆妨害到黄某哪些方面?影响黄某正常生活的证据何在?住房客人的车辆停放在业主车位的证据何在?粘某同时告诉法官,当初将房屋改为经营性用房是和该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协商过”,自家改为宾馆的两套房屋一直都是交的双倍物业管理费。主审法官对此进行调查,该主任承认收了粘某双倍物业费,但该行为未经业主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其私人行为,并坦言自己的工作存在失误。

法院认为,我国《物权法》第77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定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粘某虽缴纳了双份物业管理费,但并非业主委员会集体决定。最终,法院判决粘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停止将该小区住宅作为经营性用房的行为,恢复该房的住宅用途。

那么何为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主审法官解释,根据法律规定,“有利害关系的业主”是指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本栋建筑物内的其他业主。对于本栋建筑物之外的业主,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则应证明其房屋价值、生活质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租房者的行为。之后,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没有执法权,建议李先生拨打110维权。

【说法】

碰上 “住改商”其他业主咋维权

河南王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志中说,违规在居民楼中营业的宾馆或饭店,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没有正规发票,事后发生纠纷或者安全事故将会造成维权困难,不法分子还有可能利用小区隐蔽、不需登记等特征,进行不法交易,市民应自觉抵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居民住宅能否改为商业用房?如果能改,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如果其他市民遇到类似情况,是不是只能通过诉讼解决?是否能依据业主委员会订的公告要求“住改商”业主停止侵权?黄某一案的主审法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根据《物权法》等法律规定,“住改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管理规约,要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办齐相关证件,还需本栋所有业主同意。“很多‘住改商’的店主都没有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安全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证件,以后市民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先向消防、工商、税务等部门举报,以减少自己的维权成本。”

另外,业主委员颁布的公告,在我国还不具备法律效力,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任何一种。“但我国《物权法》第78条规定: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应自觉遵守。”主审法官解释。

上一篇:充满美育的地理课堂 下一篇:对新时期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