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项目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策略探讨

时间:2022-10-30 07:38:22

PDM项目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策略探讨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了制造企业技术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制造企业纷纷借助PDM系统来建立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技术管理信息化平台。随着PDM技术在企业的实施和不断深入的应用,企业对PDM项目的快速实施和成功上线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DM项目的快速实施和成功应用问题已成为制造企业技术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工作。本文在对航宇公司PDM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总结基础上,重点探讨了PDM项目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的方法及策略,以为其它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PDM技术 快速实施 上线应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45-02

航宇公司早在公司在成立之前就实施过PDM项目(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弹射救生装备产品数据管理项目),该项目自2002年12月开始实施,断断续续,前后实施历时近5年,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实施过程中问题比较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信息化咨询活动,我们分析得知:以往PDM系统的实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新的集体行为规范是一个渐进的变革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放任自流;管理体系的改变不是少数部门的事情,企业高层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IT规划,返工就不可避免。企业通过应用PDM需要达到那些目标,要同企业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定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目标。

(2)需求不具体:企业没有根据产品研发的现状和要求等确定实际需求,造成需求分析没有切合实际,没有关注主要需求,没有以实用性为基础,以致需求过大,过泛或者需求很模糊不具体。

(3)信息化基础准备工作不扎实:PDM系统实施需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基础标准工作、数据整理、数据收集和详细需求调研,在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实施的信息需求,为后续的信息建模做好准备。

(4)资源不充分:项目实施的主体是试点单位和IT部门。实施过程中,试点单位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进行产品数据建模、业务流程优化和产品数据导入,则新建的管理系统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实施结束后,IT部门没有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接管,独立承担系统的日常维护,该系统无法适应后期使用中的变化,结果导致系统寿终正寝。

(5)控制力不足:实施和推广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和执行力度,领导重视度不够,项目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6)培训不到位:PDM系统需针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尤其业务模型验证和优化完成后,需重点对使用人员进行多层次应用培训。还需建立项目控制和执行措施,量化上线应用标准,逐步推广系统在各部门的应用。

由以上分析得知:PDM技术要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策略和方法,PDM项目的实施必须在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和实施方法才能保证企业PDM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

1 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应对策略

为了避免PDM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上述六种问题导致PDM项目不能快速实施和上线,必须在实施组织、需求分析、基础准备工作、业务模型构建、以及用户培训等方面提出科学的方法论和应对策略,即:PDM项目实施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见效”的实施策略,采取从部门到企业,从产品开发主要环节到整个生命周期,从型号研制项目到产品开发模式逐步推进的实施方法进行实施。下面就影响PDM快速实施和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展开讨论。

1.1 组建优秀实施团队

PDM信息系统的实施不仅是一个技术方案,也是一个人力方案,PDM项目实施过程需要将先进的管理思想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得以实现,所以组建一个优秀的实施团队至关重要。这个团队必须得理解怎样使软件能达到整个企业的一致化。必须由一把手挂帅,强制推行,实施必须得到高度的尊重,决策层竭力支持方案的实施。在此基础上的企业实施团队由公司代表各个职能部门的技术专家、能手组成,由他们引导牵头,实施团队的决策制定能得到普遍的支持,团队对现有业务流程全面负责。并且能充分得到管理高层的授权,实施团队可以根据需要去重组现有的业务流程或发展新的支持组织目标的业务流程。

1.2 重视需求分析(如图1)

企业实施PDM系统的第一步就是企业需求分析。企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企业对PDM的需求和问题也是动态的。仔细分析这些需求和问题的实质,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层面的需求。

(1)核心管理需求:对企业管理影响最大,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2)协作管理需求: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的协作问题。

(3)业务管理需求:企业日常业务流程层面(即各个业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因此,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应分清层次,以核心管理需求为根本,以管理需求和业务管理需求为依据,科学地分析出企业的实际需求。当不同层面的需求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从公司层面、跨部门思考、做出更符合公司发展的需求分析。企业信息化需求一方面要结合企业现有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水平,通过流程分析和瓶颈问题分析,整理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需求;另一方面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企业只有明确了信息化需求、制定总体规划之后,才能制定明确的PDM项目实施计划。所以PDM项目能否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认真的需求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一步,还可以避免后期实施中的大量返工及无法弥补的缺陷。企业自身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对PDM系统实施的期望和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企业事先了解和分析清楚。

1.3 标准规范和基础准备工作

(1)PDM系统实施中的标准化管理。

PDM系统实施中的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是:在尽可能保护已有数据的同时提高产品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在不干扰企业正常业务的前提下进行工作流程优化,提高流程的规范化程度。在PDM系统构建和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数据规范和标准工作是PDM项目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众所周知,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各种数据的交流,离不开标准化。实施PDM,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企业产品信息的完整性、规范化,达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因此标准化工作是PDM项目实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构建和实施PDM系统过程中,不但需要对历史数据按照计算机管理要求进行整理和规范,还必须制定新的标准管理体系,比如:图纸名称标准化、文档模板格式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方法标准化、工具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和相应标准知识库的建立等,使新设计按照新的标准体系执行。因此,PDM项目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标准化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2)PDM系统实施的基础准备工作。

在实施的总体指导原则下,企业除了先了解PDM技术基本知识外,为了加速项目的实施进度,使项目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企业必须充分做好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①编码数据准备。确定物资分类编码方法,制定编码规则体系。物资编码需遵循简单性原则、分类性原则、扩展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唯一性原则、可用性原则和兼容性原则。通过建立统一编码管理体系,统一零件设计和生产的物料标识。

②文档数据准备。由专门人员整理与产品有关的文件,如可行性论证报告、总体设计方案、三维设计模型、二维工程图纸、测试大纲与报告、加工工艺、工艺路线以及更改单等,为后续产品全相关数据模型的建立做基础数据准备。

③知识资源库准备。专门人员负责知识资源库的规范和整理,如材料库、标准件库、外购件库、元器件库、借用件库、典型工序库、工装设备库、刀量辅具库等,并对资源的申请、维护和选用流程进行规范。

④梳理业务流程。根据相关标准和实际工作情况,整理现有产品研发、工艺和制造流程和变更管理流程,明确哪些流程将落实到PDM系统中,理清这些流程的改善点在哪里,详细说明流程每个节点的名称、责任人、执行任务的条件、完成任务的交付物和对应的设计状态,并建立新的管理工作规范机制。流程梳理的工作是PDM实施的关键之处。

⑤系统集成工作准备。对CAD/CAE/CAM/EDA及软件开发与管理等工具软件进行数据集成规划,详细了解PDM和ERP/CAPP等管理系统集成数据要求,并提前做好集成接口准备工作。既强调软件单项应用功能的实现,又重视与已有系统的有效集成,以及结合企业实际的二次开发工作;

1.4 业务模型定制和构建

业务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是PDM系统实施的重要工作,是影响项目实施周期的一个主要因素。企业PDM系统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业务模型的组建,所以需要选择能支持业务规则动态变化的PDM系统。

业务模型定制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和权限管理模型、物料分类管理模型、文档分类管理模型、工艺分类管理模型、知识资源分类模型、业务过程管理模型等关键业务模型。业务模型构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生命周期相关数据模型。PDM系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产品数据,因此建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全面的产品数据结构是系统的关键,不同企业系统管理范围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异。产品生命周期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设计数据、管理分析、计算数据,加工工艺数据、管理成本、采购、运输、储存、发货和维护等数据。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类应分为同一大类,数据分类应考虑粗细问题,数据模型分类越细,为企业带来的优点是管理才可以细化、深入,数据存储才可以分散;而数据模型分类越细,也为企业管理带来一些缺点和风险,如类别之间的转换、数据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大等。

(2)人员管理模型。通过人员管理模型来实现对数据操作权限的设置与规定,保证企业对产品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人员管理模型的维护应由专人维护,通过PDM系统中的权限多级分配管理机制,根据应用范围确定不同层次的管理维护人员。在人员权限设置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权限使用需要,建立动态权限管理机制。

(3)业务过程管理模型。PDM系统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能为企业提供并行协作的工作环境,实现设计、工艺以及制造之间的协同,保证业务数据的延续性,增强过程数据的管理能力。设计数据提交后,工艺人员在已对设计数据提前了解的基础上快速的完成工艺工作,管理部门则通过PDM系统实现技术文件、产品BOM的实时浏览,对产品数据实现了提前的介入。下游工作的快速响应可最终实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目的。所以,在PDM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各业务部门的需要有效获取已有的知识积累,建立企业级协同工作环境。

1.5 多层次的应用培训

PDM系统培训是系统上线运行的重要工作。系统上线前需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模型针对不同角色人员编制相应的用户操作手册和操作录像等,实施人员还需根据各应用部门业务应用情况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如产品数据导入规范、工作流程操作规范、更改管理规范等。PDM系统的用户可以分成系统管理员、项目负责人及一般用户三类,对他们的培训内容也有所不同。对一般用户只需进行关于系统的基础操作培训;对项目负责人需要进行中级培训,在基础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培训关于项目任务的管理功能;对系统管理员则需要进行高级培训,即在基础培训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系统安装、系统设置、备份和恢复等管理功能的培训。

1.6 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每个阶段规定详细的实施文档,及时掌握实施的质量、出现的问题、解决的途径、遗留的问题等。实施人员通常需要用以下质量文档对实施全过程进行控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实施计划、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报告、日常工作记录、每周项目状态报告、项目审计清单、项目验收计划、系统使用手册及项目验收报告等。

2 结语

总之,上述六方面的工作是加快PDM/PLM项目实施的进度,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关键。PDM系统作为企业技术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其快速实施和成功应用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否则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事倍无功的结果。PDM的实施应用是分层次的,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和逐步见效”的总体指导策略下,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PDM的实施目标,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使得PDM项目快速实施和快速见效。

参考文献

[1] 范文慧,李涛.能光楞.产品数据管理(PDM)的原理与实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杂志社,2007(2-3).

[3] e制造[J].微型机与应用,2007(2).

[4] 邓超,产品数据管理(PDM)规范应用指南[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上一篇:基于PID算法的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