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时间:2022-10-30 07:12:37

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是人生普遍会遇到的一种挫败情境,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首先带给人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奋发继续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条件得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归因,导致对自己的认识片面、偏激,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尤为必要。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在长辈的溺爱中长大,温室般的环境使他们的耐挫力很弱。一旦生活和之前百依百顺的成长环境出现的巨大反差,他们常常出现悲观、畏缩、冷漠、焦虑的情绪,甚至采取攻击、压抑、轻生等极端方式来自我解脱,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些消极方式的运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造成个体动机、认识、情感的障碍。

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呢?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既不能人为地制造挫折,也不能忽略挫折可能带给孩子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听之任之,或简单说教、指责训斥。而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必要的支持,才能让孩子有能量、有力量敢于面对挫折,从挫折中成长。

第一步:认同孩子面对挫折后的情绪,先同理他的情绪,让他感觉到理解和支持,让他愿意与成人一起分享挫折对他心情的影响。只有先处理了情绪,才有可能有效处理挫折事件的影响。

第二步:帮助孩子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信,是成人可以给予孩子挫折时最好的教育。一个人只有勇于尝试,不断积累经验,才会锻炼更多的能力,能力得到及时有效的肯定,就会变成人的自信,有自信的人才会自爱,自尊。所以,当孩子产生挫折时,成人要用平静和接纳的心情与孩子共处,等待他准备好去面对、谈论挫折。同时用重复他说话中的重要字句、肯定他的情绪、肯定他的动机、肯定他所做的努力等不同的方法给予孩子及时、有针对性的肯定。让孩子得到肯定的同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客观区分自己的目标、行动方案及方法哪个方面需要调整,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鼓起进一步尝试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步:感恩挫折。当孩子可以从挫折中有所学习和成长时,就可以引导他带着爱和感恩回顾面对挫折的过程,看到挫折事件中相关的人和事带给他的影响和帮助,把这次经历挫折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都放在内心最深处,影响和支持到未来的生活。

第四步:未来愿景期待和展望。引导孩子想象:经历过这次挫折,调整了相关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后,孩子将会以怎样全新的状态走到未来的人生之路中,当他带着感恩的心情和期待走向未来时,他会有怎样的步伐和姿态,他会有怎样的心情和行动,而这些将成为他未来人生中怎样重要的部分。必要时还可增加想象和借力:向过去成功的自己借力,向其他有成就的人借力,向自己的祖先和父母、老师借力,向大自然借力,带着全新的力量去开始他未来的生活。如此,挫折就会成为孩子人生中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台阶,让他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青少年该如何面对挫折呢?

1.正确认识挫折。挫折是一个人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过程,是不可避免、不可逃避和不可或缺的!

2.调整期望值,重新设定符合实际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者不适当都会导致目标无法实现,最终给我们带来挫败感。

3.不必逃避也不必责怪自己。

4.转移奋斗方向,继续拼搏。

5.适当宣泄不良情绪。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导致大脑释放一种有害的物质,使人的身心疲劳和主体心理积极性发生改变,影响个体的思维过程和敏捷性。甚者,挫折使人产生的紧张、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会使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处于紊乱、失调的状态,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严重的挫折会导致弱者精神崩溃、大脑神经细胞的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们会将这看成一次挑战和经历,首先主动冷静的去面对问题,当真的尝试努力过后仍然没成功也不气馁,而是积极总结经验,反思过程,找出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知不足而后学,如此反复,才能不断有所进步,变得更强。弱者面对挫折,往往从主观上过高估计各种困难,表现畏难惧怕情绪。受消极情绪所影响,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加上面对挫折的勇气,面对挫折,只是“习得性无助”,不去尝试探索摆脱的方法,而是手足无措、无所是从。一个屡受挫折的人,很难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面对这种困扰和成就感缺失,长期以往会变得保守、封闭、自卑、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水平,导致个体的抱负水平降低!

任何挫折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台阶和经历,人生路中从来没有挫败,只有暂时的尚未成功的。所以我们要感恩挫折,从挫折中成长和学习!

上一篇:如何培养职高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浅析新时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