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婉约词指导散文写作

时间:2022-05-27 09:44:45

借助婉约词指导散文写作

高中诗词教学重点侧重于对作品情致、诗词结构、词句特点的梳理与探求,鉴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已经很难了解并理解诗歌的音律之美,更无从以对婉约词的感悟理解促发对散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以至于婉约词的精致丰韵的内涵与散文创作时学生了无章法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婉约派诗词特点:内容侧重于儿女风情与状物绘景,结构深细严谨,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典雅,清新绮丽,具有柔婉之美。散文写作教学要求理解学生散文形散神聚的内核,能够运用合适的叙述结构写景叙事,注重语言美,音律美,格式美。二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一、散文写作教学特点

相对于记叙文和议论文,高中散文写作教学一直是难上难。议论文注重于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事例正确而有力;记叙文讲究事件完整,能够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肖像与环境,能够合理安排结构。而散文写作的形散,即线索安排处理是学生头疼之处,更难于上青天的是状物描景抒情的文字营造,实在是煞费苦心,写出的文字淡如白开水,品之无味。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偏重于方法指导,授之以渔,但是何处有鱼,各位教师理解不一,有的从语文必修科目中名家名篇中寻找底蕴,有的从课外读物中寻找资源,但是缘木求鱼的事总是发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守着宝山而不见,婉约诗词中浩瀚如明珠的佳作不但值得散文写作教学学习,更值得去借鉴,去师法。一言以概之,高中散文写作教学只注重写作实践,轻视文本研读,由于缺乏词句章法的积累,写出的文字犹如沙滩上的城堡,无根基可言。

二、散文写作教学的探索

将婉约词鉴赏与散文写作结合起来,探索尝试出一条全新的教学之路,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

1.虚实相生的情境

晏几道的词句堪称婉约细腻之大成者,这里不说晏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特性,单说构思之精巧。上阕以回忆视角,勾勒出当初相会时分恣意欢笑,淋漓精致的情境,此乃虚写;下阕以现实视角,重在写此时此刻再度重逢,犹然害怕是梦境一场,此为实写。虚实相生,将别后思念,再逢相见的百种滋味宣泄得酣畅自然,令读者嘘唏不已,情难自禁。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诗词中,尤其是婉约词中俯拾皆是。

而我们的散文教学中,老师告知学生,散文要言之有物,务必“真情实感”,这自然是真理。但是曲解真理,往往是谬误。学生对于真情实感的把握便是写真人真事,至于真人真事如何跃然纸上,力透纸背,他们未曾思考,老师也极少指导。

若是能创设情境,巧妙设置虚境实景,平淡处有奇景!如朱自清的《背影》,实写父亲翻攀月台的背影是经典情境,而结尾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却是虚写兼有感叹,对父亲的怀思如水倾泻而下。

在散文写作中,学生要理解并运用以下虚实概念:眼前亲见为实,想象臆测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一言以概之,婉约词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与佳句,对于指导学生散文构思,安排段落结构,创设情与境有莫大的益处!

2.柔美细腻的词句

现代散文重要构成要素就是状物绘景。学生在遣词造句时,词汇枯竭,由此,若想写出细致可观的散文,堪称蜀道难!老师在指导学生散文创作时,涉及词汇环节时,要么提供名家名篇,要么是学生佳作,要么一句话,多读多看多思多写,至于读什么,思什么,写什么却语焉不详!

婉约词较之其他诗词不同在于,婉约词大美,美在词句,词章犹如江南仕女,婀娜绰约。相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的表达效果,婉约词求状物之细致入微,写人之纤毫必现。以此视角,观摩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有排比,有比喻,有拟人,有通感,综合运用,描绘出一幅细腻可亲,如临其境的荷塘月色图。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散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灵活多变化用婉约词句,活用婉约词遣词造句的艺术手法,如此,学生写起散文将有新起色。

在这里厘清一个概念,学生学习婉约词的绮丽温婉的词风,并非摒弃现代散文朴实无华创作理念,对于当下的高中生,更急需的是先将自己的文字打磨成珠圆玉润,待文字和思想成熟之后,方是将文字洗尽铅华的阶段,否则学老舍、赵树理的朴实不成,反而文字越发无趣和干瘪了。

三、多姿多彩的抒情

婉约词的抒情堪称奇葩。

有抒情在先,奠定基调,譬如贺铸的《鹧鸪天》起手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描述词人对亡妻的追思;有写景在先,抒情再后,譬如晏殊的《玉楼春》的结尾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刻画思妇思念情郎的百结愁肠;亦有言尽意远,以景结情,譬如张先的《碧牡丹》的结句“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写出一个颠沛歌伎对故园热土的翘望而不可及的惆怅。

学生在散文创作时,往往局限于定势思维,认为抒情就是独白,写景就是写景,景情割裂,以至于背离散文“形散神不散”道路越来越远,唯有调用多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机结合,方能构筑出以情动人的佳作。

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以给我们一个借鉴:开篇之语“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写出秦淮河之妙在于仲夏夜皎洁月光下;结尾之篇“凉月凉风之下,我们背着秦淮河走去,悄默是当然得事了。如回头,河中的繁灯想定是依然。我们却早已走得远,‘灯火未阑人散’;佩弦,诸君,我记得这就是南京四月的酣戏,将分手时的前夜”,写景,独白,虚写相结合,将意兴阑珊之后的寂寞写得精彩至极。

上一篇:优化初三语文复习冲刺阶段的作业布置 下一篇:如何培养职高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