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会宽容

时间:2022-10-30 06:54:16

教学生学会宽容

摘 要: 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这是人与人相处的艺术。一个班集体里,没有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没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其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让学生学会宽以待人,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师生间不妨多一些宽容,多一份鼓励,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宽容之心。

关键词: 宽容 宽以待生 家校联合

《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学会了宽容,就学会了处世。人是社会的人,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立身处世时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佛家有云:“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得饶人处且饶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宽容意识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呢?

一、宽以待生,润物无声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甚至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假如有爱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身上的错误和缺点呢?”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而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的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是值得亲近、信赖的人,这就为学生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宽容从某种角度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宽容之于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训责呵斥,固然也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服服帖帖,但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把学生推到对立面,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个性倔强的学生还会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宽容却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其实,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记得我带的一个学生郭仁杰,刚接班时他自由散漫,不做作业,学习成绩差,爱欺负同学,习惯也差,但是他非常有责任感,每次轮到他们小组值日,或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时,他都能很好地完成。针对该生的特点,我做了一些尝试:

语文课上,学生正在朗读,郭仁杰又在抽屉里玩着什么。虽然我刚刚教他们,但我对他早有了解,知道如果对他指名批评,他就会蒙头大睡,或者跑出教室。于是,我假装没看到,边读书,边走近他,他似乎有所察觉,拿起书读了起来。有时,我正在讲着,他又在做小动作,我也睁只眼闭只眼,并不点名批评他,但会突然间请他回答问题,如果他答不上来,我会对他说:“这次不会没关系,希望你多动脑,等一下我再请你回答,好吗?”于是,他会专心听讲,并主动发言,对此我及时表扬、鼓励他。慢慢地,他上课认真起来,发言特别积极。

教师高姿态地对待学生,宽容学生,运用教育教学机智将“热”问题“冷”处理,化大为小,化不利为有利,就能最大限度地平息偶发事件,从而使教育教学走入正轨,一举两得。当然,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地迁就,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老师对学生适度的宽容,能使学生深刻反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可以说,宽容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妨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理解宽容,懂得宽容,学会宽容。

二、家校联合,构建宽容

1.会注重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宽容。请家长经常给孩子讲述宽容的好处、宽容的必要,让学生明白,你对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如果自己粗鲁,是绝不会受到别人友善相待的。同时,告诫学生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即要求家长对家人、邻里、同事要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融洽相处,让孩子通过家长学着处理好同学关系,学会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2.让学生学会“心理换位”。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做到这一点,就能够理解对方,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会下棋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学下棋时,往往仅考虑自己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不会考虑别人怎样。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会考虑对方怎样,自己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亲可爱、可做朋友的。但学生小,往往只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我们要教他们学会心理换位。

3.“人无完人”。要告诉学生人人都有缺点,教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当学生感到别人有缺点或不足,当别人做了损害自己的事时,要告诉他们,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要求公平合理。多原谅别人一次,多宽容和理解别人一次,自己也会有一个好心情。让学生不妒忌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小瞧比自己“差”的同伴,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会向好的同伴学习,帮助“差”的同伴,与竞争对手友好合作。

总之,教师应该宽容有度、得当、严爱相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次机会,多一点鼓励,“用心灵赢得心灵”。有了这种爱的宽容,就能出奇出巧,就能在教育教学中变无法为有法,就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教学机智,就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关于中职学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班主任如何做好新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