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艺术考级水平的法规层次

时间:2022-10-30 06:52:40

提升艺术考级水平的法规层次

让音乐贴百姓近点

又逢春三月,“两会”如约而至。全国人民目光聚焦“两会”,民意汇聚“两会”。音乐界代表委员傅庚辰、吴祖强、吴雁泽、闵惠芬、王世光、王次荨⑻防华、李谷一、金铁霖、叶小纲、刘锡津、刘德海、关牧村、李双江、滕矢初、盛中国、陈燮阳、林耀基、罗天婵、克里木、耿莲凤、张千一、刘斌、阎维文、、吴玉霞、宋祖英、孙丽英、李素华等出席了今年两会。他们以积极姿态关注音乐领域中的各种建设、改进等问题,并倡议:让音乐贴百姓近点。其中傅庚辰、王次萘轿淮表的提案很有含金量,一并刊发。

起源于19世纪末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最初是由英国皇家音乐教育机构兴办的一种以器乐为主的校外音乐考级制度。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得到迅速发展。20年来,在广大考级工作者的努力下、特别是原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的关心下,2002年6月颁发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2004年7月进行修订以来,考级专业体系建设、教材及管理、考级评委、机构等得到了加强。考级专业涵盖音乐、舞蹈、美术三大门类数十个专业。其中,民族民间器乐、民族民间舞蹈、中国画等属我国的考级所独有,具有中国特色。

目前,全国有考级机构84家。其中,跨省市的机构11家,承办单位589家。同时在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开展活动。考试评委9645名,考生年突破100万人。2006年达120万,而且数字还在增长。考级不仅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拉动文化内需100多亿,在经济建设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考级已经成为一件涉及社会生活的大事:影响很广、很大。考级普及了艺术教育,提高了考生、家长及整个社会对艺术的认知,提升了整个民族的素质,储备了艺术人才,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然而,我国的艺术考级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1.没有取得资格、违规设立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2.考级标准混乱、收费标准不一;3.专业设置随意、不规范、不统一;4.辅导教师水平良莠不齐。这些严重影响了艺术考级的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务院提升艺术考级领域的立法层次,尽早出台《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条例》,以切实推动艺术考级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这份议案得到了刘忠德、刘德海、刘兰芳、刘秉义、关牧村、宋祖英、李素华等31位文艺界政协代表的支持。)

上一篇:音乐风云榜 会诊内地乐坛 下一篇:法国中学教师评陈其钢“年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