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

时间:2022-10-30 05:59:17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

摘 要: 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团体活动中,分享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社群感,创造每一个人都“同在一起的”感觉,藉此分享与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感受,一方面可以发展口说语言的机会。本文主要从分享的理论基础、目的、注意事项及实施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课 分享

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重要的活动之一。所谓分享即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分享心得、分享快乐、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分享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察看内心世界、变成习惯去思考;可以用情绪的、心理的、精神的、认知的或是社会的观点,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换句话说,分享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社群感,创造每一个人都“同在一起”的感觉,藉此分享与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感受,一方面可以发展口说语言的机会。因此,剖析分享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有助于此项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一、理论基础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依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论,人生可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都有其重要发展任务,而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辨识与自我认定的重要时期,此阶段可能产生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而其重要的社会环境为同伴团体,因此此阶段的自我概念不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同时透过同伴间彼此的模仿学习、分享与回馈,青少年以此产生另一种的自我映象。

(二)马斯洛的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社会性是人类基本的需求,人类从与别人的关系及沟通中分享讯息、交流情感、消除歧见,并透过彼此间的回馈及协助而促进个体的自我了解与发展,在团体分享中,学生可以透过彼此由人际到亲密层次沟通的经验来满足表达自己的机会,寻求归属感与发挥影响他人的力量,由此可见分享在人际沟通理论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所累积的知识与经验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而影响与他人的互动。同时,利社会行为研究发现,利社会行为的发展往往和个体本身能否站在别人的立场,替别人着想的能力有正相关。譬如说学生的合作行为、友善行为、慷慨行为和利他主义的表现都和个体能否站在别人的立场替人着想的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总之,社会认知发展论认为青少年阶段已具备良好沟通分享的能力,并能开始辨识他人情绪的变化,亦能提供他人情绪支持,因此分享活动在青少年阶段正是训练与发挥的最佳时期。

二、分享活动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一)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是要增进成员的认同感与信任感,成员间透过分享活动可以了解彼此的心里想些什么,大家的情形如何?研究表明,在一个团体中,尤其是初期,成员对自己的问题可能感到焦虑、无助,直到他们听到其他成员自我分享与坦露问题后,成员会有对这个世界更有共鸣感,这是一种与别人同在的感觉,因此他们会对自己的问题比较释怀。同样的道理,我们希望透过团体辅导中的分享活动让同学彼此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增进团体凝聚力,也增进彼此的认同感。

(二)注意事项

首先,在分享时间的气氛上是必须安全的,这样大家比较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跟小组成员分享,如此可以增加大家的信任感。其次,在使用时机上,避免在一开始大家都很陌生的时候就冒然使用,必须让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团体活动,已有些基本认识后,再分组进行分享,最好的分组可以请学生自己分组,让他们自己找比较相似特质的一群人为一组,这样的分享会比较深入,也会有较大收获。同时必须让成员有一个认识,那就是保密的观念,也许分享的内容并不是很严肃或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但是为了让成员能感到安心,能在安全气氛下进行分享,我们要让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非必要时不要将成员间涉及私人隐密的事件公开,或让别人知道。

三、分享活动的形式与实施

分享活动是以特定的形式呈现,经过事先设计与安排,有所计划地将分享透过活动方式进行。该活动有特定分享的对象、有特定分享的主题、有时间限制等,分享的对象少至两人、三人,多至上百人,而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分享人数最好不要超过8人,因为在团体活动中的分享主要希望每一位分组成员都有讲话的机会,而且可以互相反应回馈,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一旦人数过多,可能沦为某人自己的心得分享,成员之间的交流就会有限,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在团体辅导中的分享主题往往是紧扣着整个团体辅导的主题进行,而分享的时间则会依不同的主题、人数、分享在此主题下的重要性与整个团体辅导的时间而定。

在心理活动课上,一般分享的方式有:个别发言或表演,全班同学听看分享;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分享;所有同学写,然后选一些分享。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第一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课堂的开始,提出问题阶段,第二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课堂的分析问题阶段,第三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课堂的最后,即解决问题、实践操练阶段。比如“应对挫折”一课,在开始可以让个别同学表演小品或者讲自己遭遇挫折的故事,全班同学听一听、看一看,产生共鸣即可。然后分析:遇到挫折怎么办?这时需要全体同学参与思考,同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然后派代表发言,在全班分享。这样发言会比较全面、准确。最后在实际操练阶段,需要全体同学参与、体验,掌握应对挫折的技能,可以让全体同学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写应对的方法,最后选出有代表性的分享。

上一篇:对中职电工类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教者善悟 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