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剖析及其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30 05:14:18

公路交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剖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为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本文针对公路交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现代公路交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对策。希望不断完善预算编制的项目,理清各方关系,增强预算的约束力、透明度和公开性,从而建立一个高效、合法、科学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

关键词:公路交通;预算管理;问题剖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52-03

一、前言

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正处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示于世界,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以财务预算管理为基本核心手段的管理方法是当今新经济体制的产物,也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不但承载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且依仗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来发展起来。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交通事业得以有机运行的根基,只有做到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加强,才能从根本保障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源远流长。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保持有机运行和企业盈利目标实现的基础,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加强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和超越,更是促进整个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公路交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剖析及其对策研究是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非常的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现代公路交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剖析

自从我国交通部门推行了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生存发展方式成为公路交通部门主要采取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交通采用的是长期的垄断操作体制,无法充分利用起原来大量有价值的资产和资源等优势,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预算管理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

目前的公路交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推动,其他部门及员工将预算管理视为财务部门一己之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只是简单的上报一个预算数,在预算编制、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上下级之间讨价还价来求得预算的平衡,使预算滚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以公共财政政策为导向来进行的,其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交通部门资金,收入支出需要对部门预算进行编制,其执行前必须经过人大审议批复来进行,刚性较强,资金支付主要是采用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导致很多企业不适应,甚至还有个别单位对财政改革已经有了抵触心理。

(二)预算编制内容缺乏完整性

公路交通运营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缺乏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存在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编制内容没有细化等问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养护和维修使用的费用很难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资金超支、挪用、挤占现象较常发生。有时申请新增项目时文本编写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反映项目立项的依据、可行性,不能准确反映项目资金需求和支出结构等内容,因此失去争取财政支持的机会。

(三)预算编制方法缺乏合理性

由于交通行业尚未建立规范、严格、科学的预算定员测定标准和方法,公路交通运营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常是在基年的基础上考虑预算年度权变因素,对原有预算数予以增减的基础上确定的。这样的编制方法是在假定原有的数据在预算年度都是必须发生,原有的各项成本费用的开支都是合理的情况下做出的。但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运营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按照定基预算的方法得出的预算标准常常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没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不能真正调动部门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由于预算编制过程中沉积与浪费了很对相关资源,使其难以发挥效用和充分运用,也更加难以评估其社会效益。

(四)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灵活性

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明确任务,落实目标、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过程。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审查、执行到决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并形成工作循环。公路交通运营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电费、交通费超出预算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费用的超支,必将占用其他费用的支出额度,使得预算数与支出数不相符合,造成实际支出比年初预算多得多。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进行二次分配,既不利于资金的及时申拨,也给预算的执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影响单位内部必要时的宏观调控,缺乏灵活性。如由于交通行业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承担大量的突发事件和应急事务,这些往往在年初预算中未予安排所需发生的费用,而报告申请追加经费周期较长,为对这些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只能对部分项目进行调整使用,导致年终决算时实际支出与预算出入太大等问题。其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交通事业体制内财权和人事权处于分离状态,则由上级主管部门直线管理财权,而地方政府主要对人事权进行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基层交通部门人员冗余形成,并且很难进行财务控制。

(五)预算批准欠缺合理及存在时滞性

由于《预算法》对于“预算调整”所规定的范围很窄,仅指“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由于交通部门基本上没有《预算法》所规定的需人大批准的预算调整,所以各种频繁的预算追加、增收、增支,支出项目变换等等均由于不属于预算调整。财政部门目前对于各部门政策法规的掌握并不是特别清楚、准确、全面,另外,有的文件、政策本身规定比较模糊,有的已经过时,有的本来就不尽合理。所有这些使财政部门与预算编制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准确审核哪些项目资金安排不合理。公路交通运营预算请款环节复杂,不仅要根据批复填报具体的用款计划,还要在用款计划使用前逐级提出使用申请,若预算批复不及时,财政部门的授权支付额度就很难及时下达。同时尽管公路交通管理处明确了预算内与预算外事项的执行方法。但是对于预算外事项,需要经过上报、审批、下达多个环节,手续繁杂,往往致使预算外事项不能按时落实到位,时效性较差。

上一篇: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探析 下一篇: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