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10-30 05:08:58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心理因素在银屑病的病因、发病过程以及疾病的演变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银屑病患者易产生忧郁、焦虑、恐怖心理,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里抚慰与疏导,有利于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

【关键词】银屑病;心理因素;心理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07-01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证明银屑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心理因素在银屑病的起病、发展、复发与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对2011年1月至10月期间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19位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2岁~89岁,平均46.5岁,住院时间10d~98d;其中寻常型银屑病11例,红皮型银屑病5例,脓疱型银屑病2例,关节型银屑病1例。所有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 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抑郁:常表现为情绪压抑。多见于未婚、女性、躯体暴露部位有皮疹的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生理残缺的人,羞于与人来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去公共场所,外出时用长衣长裤遮盖皮损部位。社会的压力以及就在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及日常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

2.2 焦虑 :表现为精神紧张,容易激动,言语行为之间流露出烦躁情绪。多见于病情反复、已婚、未育的患者。环境和日常生活习惯改变等使患者常处于苦闷中,担心本病不能根治,容易转变成皮肤癌;担心本病会传染和遗传;害怕别人嫌弃,担心家人抛弃;治疗费用也带给患者及家庭更多的负担。

2.3 恐怖 :常表现为情绪紧张、恐怖。多见于初次发病、未婚的患者。因专业知识缺乏,对自己的病情感到无助;听信一些不科学的宣传;对疾病的过程及治疗方案不了解;害怕不能结婚和生育等。

3 心理护理[1]

3.1 首先护士要主动向患者介绍环境、主管医师和床位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必要时可同患者拉拉家常,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2 针对不同时期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变化,予以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3.2.1 新入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 由于患者对银屑病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入院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初发患者对患银屑病感到恐惧,而复发的患者则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因此对初发的患者以疏导为主,正确引导患者科学的认识银屑病,告诉患者该病虽然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正规的系统治疗可以临床治愈,部分患者甚至终身不复发;对复发患者则着重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释。

3.2.2 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其护理 银屑病患者住院时间一般都较长,心理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或者抑郁,甚至烦躁易怒。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或对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不同患者的疗效病程存在差异,加上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较高等因素,导致患者的心理变化。我们应理解患者的心情,及时观察分析,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相应的心理护理。

3.2.3 出院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其护理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或已经得到临床治愈。出院时多有或轻或重的焦虑情绪,诸如担心出院后复发;怕出院后家人、朋友、同事疏远而感到不安,所以做好出院前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给予科学的解释与鼓励,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与不安情绪,同时动员患者周围最亲近的人来加倍关怀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及时解除患者的各种思想顾虑。并做好出院指导,如出院后如何坚持治疗,定期复诊,生活要有规律,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注意戒烟戒酒和不吃牛羊肉,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可过度劳累,避免感冒发烧;不听信“江湖医生”根治、包治广告。

4 讨论

银屑病患者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一味重视药物的作用,而忽视心理效应。传统中医学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主要是气机的壅滞。《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抑制,郁久化火,火热之毒,扰于营血,外扑于肌表,毛窍闭塞不通,气滞血瘀,发为本病。而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反应又不同,所以我们应随时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交谈等方式及时准确地把握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同时加强银屑病知识的科普教育[2]。积极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包袱,帮助患者克服焦虑,缓解抑郁,战胜恐怖,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里平衡状态,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坦然面对生活实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紫瀛.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9

[2]陈官芝,陈宏泉,汤占利,等.青岛市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现状调查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2):132-133

上一篇: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颈髓损伤的... 下一篇:克隆恩氏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