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对学习物理的帮助

时间:2022-10-30 05:04:03

科技小制作对学习物理的帮助

科技小制作提供的趣味小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可以通过科技小制作提供的材料组装和制作。体验并感悟科技的奥秘。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习课本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一种将科学知识与动手制作相结合的科学活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科学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它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意识,开发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潜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从物理学科的角度来讲,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科技小发明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谈谈科技小制作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发电机,制作小风扇、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天平等,并组织展评,在全县的中小学生科技小创作活动中获奖。科技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打下基础。搞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我们从中可心发现物理的神奇、自然的奥秘,在物理海洋中探索,寻找到我们要的东西,促进我们提出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甚至启发我们得到新的发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会发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它会使我们对物理产生兴趣。当我们形成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后,我们科技制作活动中就会有创新意识,自己想做别人没做的东西,这时我们就感到知识的不足,它会促使我们克服别人难以克服的学习困难,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想将它拿来为我们的需要服务。当在活动中我们获奖了,我们便发现自己是同类人中的佼佼者。这时,我们会发现学习物理的价值,它会促进我们不断向更高、更深处学习。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可启发我们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老师会用科技小制作进行演示实验,同时也会要求同学们自制小制作或小发明来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它可开发我们的抽象思维、想象力,同时会加速我们智力的开发。这样学习起来会变得轻松,正因为它形象可见,又能帮我们理解,更容易记忆,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像科学家构建、描述科学原理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将自己的经验协调起来并纳入逻辑系统,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认知结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动手实验、学会动手制作,还要在课外活动中学会科技制作与小发明,这才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有力保证。作为物理教师,应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接受最新教育理念,真正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以及物理的奇妙,获得了自信心。慢慢形成了自己关于事物的一些认识。而且改变了对物理这门学科枯燥乏味的看法,快乐的去学习,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物理的氛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总之,科学小制作同物理实验一样是物理学的重中之重,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极大的陶冶了学生们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将来献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创设情境,拨动情感琴弦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