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打好扎实的教学基础

时间:2022-10-30 04:30:34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打好扎实的教学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只有使课堂氛围和谐了,学生自然就配合了,课堂教学质量也就自然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我认为需要注意几点:

一、从感情入手,了解学生,与学生多做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应该有责任感和约束感,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处在一种太过自由的状态中。当然如果老师表现的太过强势,时常摆出一副唯我是从的架势,这样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反感,偏偏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甚至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行出现,这样势必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如果我们明白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于平等地位,既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更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那么课堂就会处在喜爱和信任的氛围中。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就会保持对教学积极参与的态度,积极思考,积极应对,积极反思。教师如果在感情上疏远学生,在位置上俯视学生,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道鸿沟,不仅影响了课堂效果,甚至会影响到课下的巩固复习,更严重的会造成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厌恶,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当然如果师生关系掺杂进功利等因素,也自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老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形象不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所以,从感情入手,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这样,我们预期的目标就会轻松实现。

记得在一次上课中间,一名学生打瞌睡,如果是放到刚毕业那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拍他一下,或者扔一个粉笔头过去,但是就是这一次,我正要发火时,他被同桌推了一把,他抬头看看我,一脸的歉意,我看着他疲惫的神情,想想也许是早一天有事,影响到了课堂状况。我耐住性子告诉他下课到办公室说明情况。当这位同学说明白了自己早一天因为在医院陪母亲所以迟到了,我把书拿出来,耐心地将他课堂上落下的知识点补上。也就是从这一次开始,他在课堂上不仅不打瞌睡了,还积极地回答问题,一个学期下来,成绩也提高了不少。这一次经历,我真是感慨万千。

二、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应该感情用事,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总是表扬激励他们甚至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为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护短,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要么不管不问,要么过多地指责批评,甚至歧视,这样深深伤害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使这些学生对学习存有恐惧和厌烦情绪,长期下去,学生的前途堪忧。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重视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后进生树立尊严和自信心,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舞台。当他们发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同学们不会小看自己,自己和他们一样时,他们的原来不为老师同学了解的优点就会顺其自然显露出来。时间长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相反,如果教师对差生只是一味的批评责怪,甚至把他们看作是班级的累赘、负担,这样学生会越来越感到自卑,甚至脱离集体,自我封闭。长此下去,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障碍和人格扭曲。所以,要想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也就是上星期一节自习课上,班里两名学生因为在讨论一个问题时互不相让,不能心平气和商量,最后两个人拿着自己的书撒气,将书桌拍得啪啪响,我看看,这两名同学学习成绩相差比较大,既然是因为讨论问题而生气,我想肯定是那个学习相对差的同学错了。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我从容地走到他们面前,拿起问题看看,又问了他们各自的意见,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是平常成绩相对好的同学想问题偏了,当我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们后,他们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我也很公正的指出了成绩好的那位同学的不足,这时候,另外的那位同学很信任地看着我,好像此时此刻,我成了他最可信赖的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冲动。也正是从此刻开始,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可妄下结论,对待每个学生不能下意识地判断,应该公平公正对待他们。

三、寻找适合学生层次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面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过去的那种满堂灌,不管学生特点,一味地“教” ,不管学生能否接受,能接受多少,始终只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单向性的教学模式,最终的效果也只是一部分学生领会了,许多学生都没有彻底弄清楚。而我们现在提倡的,也正是我不断摸索的正是现代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激励学生而不压抑学生,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适合他自己的问题,平且用分层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被调动起来了,都有了主人翁的感觉。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有些学生当自己心目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时,往往没有勇气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时可以采用集体发言的形式,分组发言的形式,把只要能当众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够向教师提出疑问的,都视为学习心理素质的飞跃,就予以表扬。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作为老师,一定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适时找到鼓励学生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即使回答不是很合理,只要慢慢来都可以,这样一点点的,一次次的鼓励,学生终究会由原来的胆怯变得勇敢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表达不流畅或者不能够完整表述,我们也可以循循善诱诱导,甚至帮助学生表述完整。

总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打好扎实的教学基础,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洗手的学问”研究性学习成果 下一篇: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