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城市建设

时间:2022-10-30 02:22:53

浅析数字化城市建设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各国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数字城市”正是这股浪潮的潮头,研究建设数字城市的理论与策略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对丰富数字城市建设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丰富和发展信息系统的理论具有创新价值。

关键词:数字;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70-2

1 数字化城市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城市,也称为网络城市、智能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利用国家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建成一个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应用,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它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数字城市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运行体制的一次大变革,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调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数字城市还将更好地体现出现代城市”信息集散地”的功能。城市功能全面实现信息化,将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数字城市已开始走进人们生活。

2 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意义

2.1 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稳步推进

加强化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依靠统一平台建设基础信息库并集中存储,实现了工商、税务、公安等十多个部门间信息的横向交换和在线服务。依靠CA数字证书,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保证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安全与可靠。开展了南宁市城市公共服务信息整合工作,将南宁市、市辖各城区的政务机构和各社区及社会服务业提供商提供的分散的政务、商务、民生等服务信息整合到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中心,通过电话、传真、短信、电子邮件、语音与网页同步浏览等多种方式免费向来邕客商和南宁市民提供细致入微的政务、商务和优质社会服务业信息。积极推进南宁市市民卡工程前期工作,按照整合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服务资源的原则,完成市民卡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评审,充分考虑社保、医保、水电、公交、银行等部门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需求,组织相关企业对项目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为下一步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程度

城市现代化程度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密切相关,城市建设应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提高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数字化工程的实施,可提供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行业全新的服务手段,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民主化程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效率;提高建设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科技贡献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2.3 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显著提升

加快了数字化城管系统扩容与完善工作,编制完成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扩容完善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了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收集和总体数据分析,依托考核评价系统对责任单位案件处置情况进行综合、科学、量化的评价;城市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对县区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推进数字城管系统应用。

3 数字化城市建设的瓶颈

3.1 人们认识的误区:信息化等于数字化

在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初期,曾有一种简化的说法,数字城市就是城市的信息化。现在看来,这样的说法是不完整的。信息可以包括很宽的范围和内容,例如新闻、消息等,而数字或数据是一种可量化的信息,它可以更直接更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数字城市并不等同城市的信息化,而是城市信息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更高的发展阶段。一个城市,有广播听,有电视看,有电话打,有网络通、有政府网站等,可以说这个城市看起来已经信息化了,但实际上以上几个方面还只是建立了一定的基础,真正重要的更实质性是什么呢?是数据,是政府各部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进行更有效的工作、是社会各界根据可靠的数据进行的自组织活动、是城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3.2 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数据或没有准确的数据

对相当一部分中国城市而言,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数据或没有准确的数据,这就使数字化城市的工作缺乏最基本的前提。应当看到,是不是数字化已成为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例如,某市是一个缺水城市,如何解决水的问题需要一系列准确的数据。从水源来说,有地上水、有地下水、有降水等都要有水量、水质的准确数据;从用水来说,有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用水、生活用水等,还要知道一个城市的蓄水能力、节约用水能力、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的能力等,没有准确的数据,无法制定正确的政策法规如水价、奖惩制度,无法作出是否要从外地调水的决策,无法布置节水的要求或建设海水淡化等工程措施,无法对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布局作出准确的判断。由此可见数据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政府的有关部门不能定性地工作,而要经常采集数据,提供数据,可能开始时是人工采集,进而要求自动采集,再进一步要求网络化、实时和数字化。这也意味着传统的一些标尺、水表、电表等要进行改造,使其中的数据可以直接采集、上网,这不仅有利于有关部门的统计,也有利于用户电子交费,促进电子金融的发展。从这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数字化的推动作用。其他各行各业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各行各业的发展构成了数字化城市的全局。要抓数字城市首先要抓数据。

3.3 城市应用决策与紧急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的问题

城市是基础设施与人口分布十分密集的地域,任何突发事件,如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或其他事件,如重大交通事件、重大恐怖活动、公共设施故障或事故、公共安全紧急救援等等,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适当,就有可能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这种城市环境下紧急事件快速应变与决策能力的实现需要在上述两个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可靠的多层次城市应急决策模型和决策系统。许多城市在这一方面尚缺乏足够的考虑和技术准备,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正中.智能城市建设及其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6(09).

[2] 林琪.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计算机周刊,2001(05).

[3] 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苏州大学博士论文,

2005(04).

[4] 刘巍峻.数字城市与“数字化城建档案”,广东档案,2008

(08).

[5] 陈铭,樊龙华.推进“数字南京”建设,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教育信息化,2002(04).

[6] 邱奎宁.数字社区工程信息表达与交换标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 2003(05).

作者简介:门孝志(1980-),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化城市建设、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上一篇: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探讨 下一篇:关于仙河镇农村宅基地的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