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

时间:2022-10-30 01:24:5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七言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并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又呈现出绚烂生动的画面,使我们如痴如醉。中国文人之所以爱莲、爱荷花,因为它是洁身自好的象征。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恬静怡然的风致,每每读来,更是让人情动于心,神往不已。在中国繁多的艺术种类中,以荷花为题材的赋诗、绘画、文章等,可说是举不胜举。下面选介一些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省文物总店收藏的元明清传世玉雕荷花形佩饰,以供大家欣赏。

元 玉镂雕双鸭荷花饰 长9厘米 宽6.1厘米 厚0.5厘米

元代镂雕玉器,一般多为玲珑剔透,层次增多。许多作品的花卉图案上下浮起二三层,乃至四层,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这件多层透雕玉器,白玉纯正,温润光洁。荷叶、荷花为基本造型,以双鸭为装饰,水草为附饰,雕琢精致,层次分明,表现出一派“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夏日荷塘双鸭戏水的情趣。

元 白玉镂雕大雁荷花镶件 长9厘米 宽7.3厘米 厚0.5厘米

此件玉雕是同类器中最精美的艺术品之一。镂雕一雁穿于荷花水草间,荷叶翻卷,荷花绽放,水草迎风飘动。雁头钻入荷茎,翅膀被水草缠绕,极度恐慌,苦苦逃窜,神气活现。玉质晶莹细密,璨璨生辉。

明 玉透雕双天鹅荷花佩 长5.3厘米 宽4厘米 厚0.8厘米

玉质青白色,长方形,扁平体。在小小的方寸之间,玉工采用镂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治玉工艺,使作品玲珑剔透,可爱喜人。上面一只鹅展翅下俯,下面一只鹅坐卧回首,鹅首相对,亲密无间。四周荷叶、荷花相围,构图匀称,和谐统一。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赏的是,该玉佩为双面透雕,抛光细腻,图案两面对称,光泽明快,别有一番神韵,无论在用料及雕刻方面都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明 白玉多层透雕荷花带扣 长6厘米 宽3.6厘米 厚1.1厘米

玉色纯正,温润光洁。多层透雕荷叶、荷花,风姿多彩,荷叶脉茎阴线刻划,纹理清晰,背衬镂雕荷茎,生机勃勃。中间琢一长方穿孔,以便扣带。明代玉雕,有磨平图案边缘棱角的特点。例如这件带扣作品,锋利的棱角被一一磨平,从而形成了光洁明亮的轮廓边缘,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荷花图案的浑朴厚重感。

明 玉镂雕天鹅荷花镶件 长9厘米 宽7.5厘米 厚0.8厘米

青白色玉,细密光洁。椭圆形,片状。多层透雕,一只天鹅钻入荷花丛中,茎绕长颈,双翅欲飞,瞪眼张嘴,呈挣扎状。荷叶、荷花叠压掩映,高低错落,玲珑剔透,蜡状光泽。玉质美,工艺精,实为一件难得的珍贵艺术品。

明 玉镂雕水鸭荷花带饰板 长5.5厘米 宽4厘米 厚1.4厘米

白色玉,温润细腻。画面以鸭戏水为基本造型,配以荷花、水草与密集的波浪纹。悠闲戏水的肥鸭,全身羽毛每一片都闪着光彩。伸着弯曲的长颈,张开嘴,尽情享受着荷塘戏水的快乐。构图丰满,温润浑厚,有石灰沁,有可能是件古墓葬出土的传世品。

明 玉童持荷 通高6.2厘米 宽4厘米 厚2.1厘米

人物题材的玉雕,在中国玉器艺术中比较少见。这件明代童子立像,神情招人喜爱,双手持荷茎,脸带微笑,朴实憨厚,以青白玉立雕,其特点是留皮巧作。这块玉材并不纯正,还有栗皮色斑,若是雕琢别的器物,可能会影响画面的美观,而玉匠把栗壳色斑琢成了荷花和鞋子,画面并不因此美中不足,反而锦上添花。

明 玉如来佛跏趺莲花座 通高5.2厘米 宽2.9厘米 厚0.9厘米

跏趺,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两叉置于左右股上,又称“吉祥坐”。这件线白玉圆雕如来佛跏趺莲花座,浮雕百花头饰,两耳垂肩,高鼻小嘴,闭目养神,左手扶膝,右手托禅印,跏趺于覆莲座上,慈眉善目,神态安祥。后背阴线勾饰几何纹,中部琢有一对牛鼻孔,是件“玉不去身”的佩玉。

清 玉童持荷戏鹅 高6厘米 宽2.7厘米 高4.5厘米

白玉圆雕,童子身呈侧卧状,宽额阔脸,双髻盘顶。一手持莲,披于肩部,一手戏鹅。鹅伸长弯曲的颈项,头部朝上,亲昵地摩挲主人的手心。童子面露笑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一件赏心悦目的古玩艺术品。

清 玉荷莲青蛙水滴 高3.5厘米 宽7厘米

这是一件清代文房用具,俏色玉雕。什么是俏色玉?简单说来,就是将一块多色玉材,因材施艺,“变”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如这件玉雕荷莲青蛙水滴,本是一大块粗质青玉料,并带有小块白玉斑块,若是雕琢别的器物,可能会影响作品的美观,而玉工巧妙地加以设计运用,因材施艺,雕琢成莲荷形青蛙水滴,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完美的和谐相融,既是一件实用器,又是一件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何为出土品和传世品?大家知道,中国玉器有着七千年的辉煌历史。西周时期,人们已将佩戴玉饰作为地位和品德的象征。“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上说,君子在一般情况下都应随身佩玉。现存中国古代玉器,粗略区分有两个来源:一类为出土品,另一类为传世品。出土品,有些是经过严格的考古发掘所得;有的是在古遗址、残存古墓葬的现场采集所得,这两类出土品一般不存在真伪问题。传世品,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未入土、代代相传的古玉,此类玉器多是宋元以后的作品;二是唐宋以前的作品,基本上是从古遗址和古墓葬出土的,只是由于年代久远,辗转流传,不知明确的出土时间与地点,从而成了传世品。传世品中多有赝品,我们也应当在日常的收藏中炼就一副火眼金睛,去伪存真。(责编:禹默)

上一篇: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 下一篇:传统装饰符号在住宅空间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