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现象背后的语言认同与顺应

时间:2022-10-29 11:59:25

“乡音”现象背后的语言认同与顺应

【摘 要】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使用中,存在一个重要现象,即在见到“老乡”时很快恢复乡音或者用家乡话交流。因为司空见惯,人们已经认为这是一种惯性的本能。其实这种“本能”后面有着语言学的深层原因。本文以语言学的认同和顺应理论为基础,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乡音 语言认同 顺应理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现象,即有人本来说的是普通话或者是生活地的语言,但在见到“老乡”时马上恢复“乡音”,用家乡话交流。甚至有这样一种认知,如果见到“老乡”还不说家乡话会被家乡人揶揄。这种现象与认知,除了情感因素和传统惯习之外,其实还有着深层的语言学逻辑。本文将以语言学的认同与顺应理论为基础,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语言学的“认同理论”与“顺应理论”

1、认同理论

认同理论发端于心理学学科,后被语言学借用来研究语言学现象,目前已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表述符号,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认同(identity,又译“身份”、“同一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究竟是谁”。认同理论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认同理论强化的是“相似、相近、同一”的特性,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有内在的认同感受和外在的认同表现。受认同理论影响,在语言的使用中,个人的语言行为反映了自己对群体的认知与态度,受到群体文化、传统、惯习的制约;群体的认同则存在于群体成员对于个体语言行为的接纳与反馈上,个体与个性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是如此。同时,被认同方具有更多的被接纳和模仿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语言行为都是认同行为,社会舆论也会对个人的语言行为形成影响。“个人为自己创造语言行为模式,使自己与自我认同及希望被认同的群体相仿。”

语言的认同性除了体现“融合”与“接纳”,还有情感因素的属性。不同的个体通过使用共同的语言,不仅可以让交流顺畅,实现语言功能层面的接近与认同,还可以实现情感层面的贴近与共鸣,使语言使用者在交流中找到认同归属。尤其是在特定的情境及场域中使用,这种语言认同的功能更会被放大。

2、语言顺应理论

顺应理论是由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1999年提出的。他运用自己80年代开始酝酿的“顺应性理论”阐述了语用的问题。①顺应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在中国语言学学科的研究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学中的顺应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在语言实践中的顺应理论,通常是指个体在运用语言时根据所处的环境、社会习惯、客体对象认知及舆论评价等因素灵活选择自己的语言模式。包括语言的种类、表述方式、表述习惯等,以实现客体对象对自己的认同与接纳。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方式,语言的顺应理论也无处不在,显性或者隐性地起着独特的作用。比如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性别的语言、不同地域的语言、不同阶层的语言、礼貌用语的选择等等,每个领域的语言表达都有自己惯习和为使用者共同熟悉和接纳的方式。只有运用得当,才能表达自己对该群体的认同并实现自我被群体的认同。

二、“乡音”现象及背后的语言认同及顺应

1、“乡音”现象

“乡音”现象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家乡人在相遇、相聚、通话中习惯性使用家乡话进行沟通的现象。通过使用家乡话交流,彼此拉近了情感,促进了彼此关系的亲密性。当身处异乡或者陌生环境中,“乡音”会形成特定的语言沟通圈,有排他的社会效应,会让语言使用者获得一定程度的语言圈归属感;当使用者是从其他地域去到“乡音”语言使用圈,使用乡音语言,可以找到情感的归属感和愉悦感,并能迅速赢得该语言圈的情感认同,为接下来的沟通奠定良好的认同基础。

2、“乡音现象”背后的语言认同与顺应

(1)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通过彼此神态、语言、动作等传播介质的互动实现彼此情感上的接纳与共鸣。而在这些介质中,语言的作用不可忽视。

俗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是对“乡音”这一情感认同的形象表述。当一个人从外地返回家乡,回到说着众多家乡话的人中间,家乡话特有的用词、语调、表达方式,都能激发语言主体对于家乡人的亲切感情。当语言主体也用家乡话进行沟通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认同和融入,同时也可以快速赢得家乡人的情感接纳与认同。

而在非“乡音”的语言环境中,语言主体见到了老乡马上使用家乡话交流,又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情感的“封闭圈”,让两个人的“乡情”变得亲近和私密,并对其他不同语言圈的人形成语言场的区隔。在这样的“乡音”沟通时,自动表达了语言主体和对方的“相近、同一”性,实现了情感上的互相确认与联系。

(2)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交主体身上所带有的自身原始的或者社会赋予的外在识别特征与符号,比如性别、籍贯、所用语言、职位头衔等。如说到性别,是男是女一目了然,这是自身原始的身份认同。说到老师,社会印象是学识渊博;说到官员,社会印象是权力人脉;说到学生,社会印象是简单朴素。说到北方人的语言,社会印象是豪爽直接,说到苏浙沪地区的语言,社会印象则是吴侬软语,等等。这些不同的社会印象都体现出一种社会识别符号与身份认同。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是哪里人?”

“我是浙江人。”

“噢,真巧啊,我也是。”

“是吗?我们是老乡啊!”

接着两个人就开始用浙江话交谈。

这样的对话以及后来用家乡话的交谈其实变相实现了一种语言上的身份认同——“你是浙江人,我也是,我们都是浙江人。”我们说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在这个前提下,为两个人的交流提供了一种语言身份认同的铺垫,可以产生很多共同的话题。

(3)语言惯习顺应。“语言惯习”是具有历史性的一种表述,是语言习惯、语言传统、语言类型、语言风格等的综合体。“语言惯习顺应”则是指在单一语体生活圈中,圈子成员有着基本一致的语言态度和认知,本能地按照当地语言惯习来进行沟通表达,并习以为常。

“语言惯习”最突出的表现方式是“方言”,而“方言”恰恰是“乡音”的一部分。

比如,东北地区把膝盖称作“玻了盖儿”,把“讨厌”说成“各应”;

内蒙古西部地区把蹲下说为“个旧下”,把“扔”东西说成“埋”东西或者“冒”东西;

上海人则是把“你”说成“侬”,把“我、我们、我的”说成“阿拉”。

如果在以上语言地区生活,这些方言习惯都会被当地人习以为常地使用并遵守,这就是语言惯习顺应的表现。

还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语言惯习顺应”的表现方式是,语言主体进入到新的语言圈中,会不自觉地模仿使用当地的语言,慢慢会让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当地相似或一致。关于这点经常听到的对话有:

“你是哪里人啊?”

“我是江西人。”

“是吗?听你的口音完全听不出来,我还以为你是北京人哪。”

“我在这里生活的比较久了,口音有些变了。”

以上例子说明了“语言惯习顺应”的特征和规律,它客观地存在着,有时就算语言主体不想改变,但是仍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生活地区语言圈的影响。

回到“乡音”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语言主体本来说着普通话,一接到家乡人打来的电话,马上换成了家乡话,这也是一种“语言惯习顺应”的表现。因为话语主体面对具有同样语言身份的对象,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个特定的“乡音”语言场,而这个语言场的出现,也随之带出了“语言惯习顺应”,因此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了家乡话。

结语

“乡音”是相对稳定的,在语言主体的交往过程中,作为接触现象和具体行为,“乡音”现象随处可见。通过语言学的认同理论和顺应理论,我们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这就可以很好地厘清我们的一些困惑,比如,为何一群人里,为何只有“那两个人”说家乡话?朋友本来和自己正说着普通话,为何拿起电话马上换成老家话?为何在家乡之外的地方呆久了,回到家乡会被家人说“口音变了”?这些现实的语言现象都可以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中得到一点解读和答案。

参考文献

①杨庆华、张发祥,《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语文学刊》,2012(10)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博士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信用卡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防范 下一篇:把“爱”种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