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9 11:32:11

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中的应用

一、课前运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在教育,然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社会阅历浅、接受能力较弱,课本中虽然插入了一些图片和情景图,表面的意思一下就解决了,但蕴含在其中的深层道德含义却不能马上理解,而那些被长辈重复了无数遍的说理方式也让他们索然无味。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备课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让课程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又不会沦为说教,让学生容易接受。例如“每天都有好心情”这一课,若仅凭课文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性,也不容易学会怎么样去开导自己。于是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了一些动画片、短剧,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课件的播放去切身体会,学会开导自己,就能经常保持一份好心情,课程教育意义就会凸显。一般在课前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堂课所上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对预习却提不起兴趣,预习的效果也会有所减弱,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前预习变得更加有趣,勾起学生对于预习的兴趣。如在上“变废为宝”课之前,让学生先以“垃圾中的宝物”为课题分组去网络上寻找资料,然后将图片上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废品结合在一起,再讲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加以整理,制作成幻灯片。以便于课堂上进行交流。动手做做看,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和动脑得来的知识,能更好地加深记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课程教育延伸到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当中来,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运用网络的课前预习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也让他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凝聚力的培养,这也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二、课中运用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将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呆板、枯燥,不允许出现偏差,于是课堂教学便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兴趣。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变固有的教学形式,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增加不一样的风采。比如在教学“文明打电话”一课时,为了加深“打电话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一环节的印象,就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模拟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圆圆遇到了从未遇到的情况,一个陌生人给她打电话并在通话中向她索要父母的电话号码,画面此时被中断。接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圆圆接下来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最后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给出视频当中圆圆的做法,表扬学生的聪明机智,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比如在“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的教学中,有许多我们身边的一些交通安全措施以及交通安全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将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交通事故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相信直观的画面会带给学生一些切实的感受。学生通过照片视频资料,就可以足不出户了解生活中有关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三、课后运用

《小学德育纲要》中重点提到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品德与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从知到行的桥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行为。所以品德与生活应该是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用游戏和实践等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凸显“体验”,着重于道德情感体验的培养,培养他们对于学习道德情感的兴趣,此所谓寓教于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一定要让他们拓展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课后的实践和体验是课堂的延伸,也是课堂之外的重要补充,更能把学生从背诵记忆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后更好地实践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就会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比如在“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魅力,探究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春天时动物及人类的一些活动方式。可以举办春天信息展示台,让学生在平时的观察中或者通过查阅信息的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用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出来,这样,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对春天的景色进行捕捉,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PPT的展示,或制作成视频,让大家互相欣赏交流,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观察美。再如在“我们和太阳做游戏”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提出关于太阳光颜色的质疑,不需要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可以让他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会他们利用三棱镜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关于太阳光光谱的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践,感受阳光色彩的变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信息检索能力,又能强化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进行课后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后实践的时间空间,激发了他们对于课后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品德与生活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能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也能深化教育改革,对改革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优化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育具有着巨大的作用。一名优秀的品德与社会老师,应该改变原来呆板的说教的教学模式,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丰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前、课中、课后,使呆板无趣的课堂精彩纷呈,不再限于仅有的书籍、教材。扩大了课程内容的资源范围,又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将动画、图像、文字、音乐等音频、视频信息融入课程教育当中,将须知所学应会的知识转换成更有吸引力的形式和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爱学、有用的重要课程。

作者:夏玉珍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谈品德与生活课堂的三原色 下一篇:品德与生活教师区域教研活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