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山地造林技术解析

时间:2022-10-29 11:29:02

东北地区山地造林技术解析

摘 要 山地造林,不同于路旁、村屯旁、田旁、水旁和废弃地等“四旁”绿化,由于地类、环境的差异,选择的树种不同,使栽植的方法和方式有着根本不同,当前,就山地造林绿化而言,是我国恢复林业生态的关键时刻;也是我们大搞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因此,只有科学造林,才能实现高质的林木成活、保存率,林木正常的生育,才能给我们带来有效利用林地的条件,这是我们林业可持续的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林业人的奋斗方向。

关键词 山地造林;方式;别缝;挖坑;保存率;三防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128-02

0引言

东北地区山上造林地,尤其是林区皆伐、迹地更新的林地,由于土层厚(30cm以上)、养分高、水分充足、气温适宜。一般都是采用“三锹、两脚、一提苗”的植苗造林技术,尤其是各大森工企业,几十年来,用此在植树造林中“最简单、最通用”的操作方法,使栽植的林木成活率大都在95%以上,林木长势趋于稳定,林相好,通过人工抚育,林分质量大大提高。但有些县(市)林业部门,极力推广“挖大坑、栽正中,转圈踩、不漏风 ”等挖坑栽植方式。

就这两种植苗方式而言,应该是各有千秋。如果栽植杨树、柳树、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等阔叶树木,“挖大坑”的栽植方法是首选,包括机械挖坑,这是不可争议的。而栽植针叶树苗,有的出现了很不科学或极不合理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苗木的根。阔叶树主根、侧根都很坚挺,回填土时一般难以改变苗根的形态和方向。而针叶树,毛细根多而发达柔软,极易造成窝根、断根的现象。

不同的地类、不同的苗木,选用不同的栽植方法,这是植树造林科学的操作理念。如果在皆伐林地、荒山荒地上造林,用挖大坑的方法栽植正常上山苗木(无“土坨”),如:红松、樟子松、落叶松等苗木,其效果就不会太好,成活、保存率很难提高。其苗木如果是5年以上的红松大苗,尤其是假植后带大“土坨”的苗木,用“挖大坑”的栽植方法还可以。因“泥坨”保护根系不被损坏,水分大,稍加“埋培”就能起到“固根保墒”的作用。

在东北林区,春季植树造林工程,是林业工作重点工程之一,它一方面关系到林木蓄积量的消长状态;另一方面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中“林下经济”开发和利用。栽什么树、怎么栽,这是林业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年度春季的更新造林计划,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林业工作成果体现。所以,我们在多年植树造林工作中,认真总结和考证了“别缝”的栽植特点,很适应东北地区春季的植树造林,特别是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等。

1东北地区上山苗木的栽植方法(幼苗)

1.1 “别缝”栽植方法(适用于针叶造林苗和根系小的阔叶苗木):

1.1.1 栽植设备

必须有的:苗木桶(塑料桶也可以),很多地区有专用的苗木桶,桶底斜面,非常适合陡坡地造林。储水设备、植苗锹(苗木铲)。

这里特别说明的是“植苗锹”,它不同于一般的铁锹,总体包括:木柄库、脚踏耳、“别缝”面。总长度40-45㎝:木柄库15㎝(锥形筒,比一般锹的管壁要厚)、“别缝”面25-30㎝。“别缝面”宽度:12㎝。“别缝面”的厚度:中间厚度1㎝,两侧“刀刃”状即可,像宝剑的前端。此工具一般因苗木根系大小而定。

1.1.2 栽植过程及方法

“别缝”栽植苗木的具体体现就是:“三锹、两脚、一提苗”。我们运用这个方法,首先要知道它的内涵。每个过程都很重要。如“三锹”:“第一锹”是“别缝”。“植苗”铲插入土层后,前后用力推动,形成“沙漏计时器”的形状,放进树苗(两种方法:一是四指拢紧根部插入缝内,二是苗根倾斜抹入缝内),两侧晃动苗木确认根部理顺后(苗木根茎部位略低于地面);然后进行一侧的“第二锹”,即“合缝”。第二锹更关键,先推后拉要用力,使穴土稍有拱起,防止出现“吊死鬼”状(根部空悬);第三锹同第二锹一样,使苗根处完全合缝。两脚:双脚在缝的横向踏实。提苗:食指与中指夹住苗干稍用力提一下,看看挤压的实不实。切忌用力拔苗。

1.2 “挖坑”栽植方法(适用于阔叶二年以上的大根苗木)

1)栽植设备:普通尖锹、储水桶(罐)、浇水设备(最好是人工浇灌);

2) 栽植过程及方法

挖坑:用尖锹挖直径大约30㎝、深25㎝的圆坑。方法是(坡地造林):先把表土发放在坑的上方或一侧,剩下的土放在坑的下方;植入苗木:首先要把握根茎部位略低于地面,二是要看主、侧根是否有过度卷曲(现象有些阔叶树可以剪根,如:杨树、柳树、火炬等苗),采用扩坑、剪除等处理;埋土:先用坑上的表土埋根,要慢慢地填入、左右抖动苗木,使苗木根体空隙充分“吃”土,而后合理回填。回填后轻轻提苗,四周踏实,做好鱼鳞坑,浇足水即可。

2栽植后的管理

1)“别缝”栽植的造林地,由于土层结构无变化,挤压踏实后,不容易失水,如果天旱,用机器喷水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其他就是进入下鼠药、防火、防病(三防)和进行幼林抚育等管理过程,特别是当年的抚育,最好要保证一年两次的穴内除草、一次整体除草;

2)“挖坑”栽植苗木后,除做好“三防”外,主要是浇水、抹芽。

(1)浇水:由于是回填土,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就是踏实也及容易形成“龟裂”和穴土“缩团”的现象,透风后苗木极容易脱水死亡。所以最好要采用人工瓢浇,“边渗边浇”,做到:不缺水、少废水。较旱天气,2-4天浇一次,正常时6-8天浇一次;

(2)抹芽:苗木栽入正常生长后,树干侧芽发育、生长很快,特别是杨树、柳树等,影响树木整体的发育,有的极容易破坏树形。因此,要及时检查,及时抹掉,重点是树高1/3以下的芽枝全部清除,使苗木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形态,也保证了养分有效利用。

3结论

在造林实践中,我们长时间的观察:同类型苗木采用不同的栽植方法,在成活、保存率上对比效果不同的。尤其是对正常上山的针叶树苗。

经过2006-2010年质检便利条件,实地考察,发现很多农户用常用的铁锹“别缝”(挖出苗观察根不弯曲)栽植,虽然不规范(一锹两脚),但成活率也很高(上级要求用挖大坑的方法)。

而用“挖坑”栽植的苗木(根卷曲),成活率极低。因此,正常的上山苗木,用“别缝”的栽植方法,使苗木根横向挤压,根受损小,成活率就高;反之,用挖大坑的栽植方法,由于苗根柔软,在踩踏时树根上下挤压,形成严重的窝根、折根现象,成活率就不高。

因此,“别缝”栽植方法,虽然是老经验,现在不要取缔,将来也不要取缔。而挖大坑的栽植方式针对阔叶大苗或带土坨的苗木,使之苗壮成长快,见效快。但要注重过程,合理操作,植苗的方式多样,只要因地制宜,实地实情,林业事业的发展就不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装表接电及防窃电研究 下一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