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危险作业分级控制与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29 10:58:49

实行危险作业分级控制与管理的探讨

为了寻求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将现代管理手段逐渐引入安全管理之中,推行危险作业分级控制管理,坚持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可使事故发生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建筑安装工程这一高危行业中开展危险作业辩识及分级控制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现就如何开展危险作业辩识及分级控制管理,谈谈自己的初步见解。本文中所指的危险作业是指引起事故的机率较高,容易导致人身伤害及建筑物破坏或设备损坏等的机台、岗位和场所。就建筑安装工程的特点,主要危险作业引起的事故类别有:高空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等。

一、危险作业的分级依据

1、美国学者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作业危险性三因素:

(1) 发生事故及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2) 人在危险环境中出现的频率(E)。

(3) 事故后可能产生的后果(C)。

2、作业危险性(D)的制定:

D=L×E×C

3、根据工业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和我公司10多年来的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将三种因素分成不同的等级,并赋予相应的分数值,如表1所示。

4、根据表1对三因素赋值进行确定,就可以得出作业危险性总分。作业危险性总分的等级评估如表2所示。

A级:重大危险作业;B级:中级危险作业;C级:一般危险作业。

二、危险作业的分级范围及其级别的确定

1、以某安装工程为例,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情况及该工程的整个安装工程的工艺及作业类别,进行作业危险性三因素分析,如表3所示。

2、针对工业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经过上述各种危险源作业危险性条件分析,可得出该工程施工中的各级危险状态如下:

A级危险作业:

(1)高处危险作业:

①四口护设;②临边作业;③攀登作业;

④悬空作业;⑤高处作业。

(2)起重伤害危险作业:

①设备吊装;②钢结构(钢屋架)工程吊装。

(3)坍塌危险作业:

①搭设落地式钢管外脚手架;②搭设悬挑式钢管脚手架;③外脚手架拆除。

(4)触电危险作业:

①高空电焊作业;②潜水泵作业;③管道制作;

④容器制作;⑤配电箱防护;⑥现场照明;

⑦电器调试。

B级危险作业:

(1)坍塌危险作业:

①土方开挖;②管沟开挖;③毛竹脚手架搭设。

(2)触电危险作业:

①机械加工;②一般焊接作业;③钢结构加工。

C级危险作业:

(1)高处坠落危险:

①季节性施工;②变动防护设施。

3、根据该工程施工中各阶段的各个危险源及级别,并上报安全管理部门,经公司安委会审定,最后确定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A级危险作业、B级危险作业和C级危险作业。

三、危险作业的分级控制管理

1、各级危险作业都要明确落实责任人。A级危险作业责任人由分公司主管安全的领导担任,B级危险作业责任由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担任,C级危险的责任由岗位班组长担任。

2、各级危险作业都要明确落实定期检查人。定期检查人分别由危险作业责任人指定,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定期检查人确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

3、各级危险作业都要明确定期检查的标准(内容)、检查频率(周期),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并由安全管理部门统一编号。各级危险作业的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其检查人员对危险作业实施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等填入“危险作业检查登记表”。

4、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责任人和安全管理部门。责任人要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并组织复查,复查结果报安全管理部门,有些重大事故隐患因受条件限制,不能短期内解决的,责任人必须采取可靠的临时防护措施,并报安全管理部门研究处理。

5、A、B两级危险作业按要求悬挂统一制作的“危控点”标志牌,牌上写明危险作业名称、编号、责任人、检查人。

6、各工程项目部要负责绘制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作业分布图及时段,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7、各级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都必须将危险作业列为检点之一。

8、各级危险作业的操作人必须认真学习本岗位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努力提高对事故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四、几点体会

1、“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规”就是主要控制管理技术与措施,检查标准及检查频率和其他安全规章制度。这是危险作业分级控制管理的基础环节。

2、“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按“规”办事,谁违反就严肃追究谁的责任。

应该规定:各级责任人和检查人不按规定实施检查或危险作业所在班组,不按要求整改和消除隐患,视为失职,若发生事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重大的事故隐患,检查人未查出,检查人应负一定的责任;查出隐患,责任人未采取整改措施予以解决,责任人应负全部责任。这是危险作业分级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

3、严格管理危险作业的升降级和增减,当危险作业的潜在危险度增加时,应予升级;当其危险度确实降低时,应予降级;当设置新的危险作业设备、岗位和场所时,应增设新的危险作业;当新的设备更新改造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确实完全消除了事故的潜在危险时或由于场所的变迁,其危险不再存在时,可撤消该危险作业。

危险作业的升降级和增减,均由各项目部以书面形式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并组织专业鉴定和评价。其中A级危险作业需要公司安委会批准后方可执行。

危险作业升降级或增减后,应及时更换标志牌,修改分布图和控制管理措施。这是危险作业控制管理的动态管理环节。

4、实行危险作业的分级控制管理,只是安全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还要坚持其他科学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合格班组建设等;危险作业的分级控制与管理,虽明确了各级危险作业的负责人,但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上一篇:漏泄通信技术在井下机车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处作业:容易被忽视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