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自我保护教育

时间:2022-10-29 10:38:26

浅析幼儿自我保护教育

摘 要:“危险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危险是时刻都存在的,故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确保自己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危险的认识并不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危险,因此,在幼儿的教育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幼儿;自我保护;教育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好像越来越“胆小”了,不敢挑战各种危险的任务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危险”,对于各种挑战,我们都会勇敢地直面应对。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对危险的了解越来越深,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危险,这个时候我们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任务的危险性,从而不敢接受危险程度较大的任务,所以我们变得“胆小”了。因此,针对幼儿对危险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幼儿教师时刻都要强调安全教育,授予幼儿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就对幼儿自我保护教育作出以下的分析。

一、加强宣传

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首先就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宣传,让安全教育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地提醒幼儿和老师要注意安全。故此,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张贴相关的安全标志和播放相关的安全教育。首先,老师应该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都张贴安全标志,特别是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比如,要在游戏区张贴一些避免拥挤、注意摔跤等的安全标志。除了张贴标志,老师还应该通过站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从而提高学生对安全的认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危险,了解如何避免危险,故此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宣传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开展自我保护教育的第一步。

二、课堂讲解教育

由于幼儿对危险的认识不深,故此,幼儿教师应该在课堂加强安全教育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例如,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危险进行相关的讲解,主要讲解危险发生的原因以及避免措施。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为什么幼儿会经常摔跤,教育他们应该如何避免摔跤。通过在课堂上的讲解教育,幼儿对于潜在危险的认识逐步加深,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三、情景模拟

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除了要灌输学生一些相关的安全知识,还要锻炼学生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故此在幼儿的安全教育课堂上就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刚对学生讲解了地震时应该躲在桌子下面,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模拟地震的情景,让学生作出及时的反应。通过这样的情景练习,才能真正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一直都是幼儿教育中的重难点,故此,幼儿老师必须要抓紧幼儿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幼儿发生意外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黄文云.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67-69.

[2]施洪.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老区建设,2011(24):37-39.

上一篇:当好“孩子王” 下一篇:一枝独秀,满园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