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9 09:42:47

火龙果栽培技术

[摘 要] 火龙果属药食同源作物,富含多种营养成份,是一种保健型的水果。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本文介绍火龙果的植物性状及习性,总结栽培技术,包括:建园、田间管理、收采等。

[关键词] 火龙果 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52-02

一、 概述

2009年大埔县高陂镇引种火龙果获成功;2010年进行种苗繁育扩种,现种植面积达20多公顷且面积不断扩大,每666.7产量达1000kg以上,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本镇农业增效,农民脱贫奔康、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火龙果植物性状及习性

1. 火龙果又名青龙果、红龙果,因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而得名。火龙果,属仙人掌三角柱属(Hylocereus)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3cm,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形的叶状形,果肉呈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种子呈黑色。火龙果属多年生肉质攀缘性作物,缠附性强,叶片退化腋芽演化成刺座,有利减少水分蒸发,茎呈绿色三角柱状,贮水性强,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茎中部有较坚硬的圆柱状木质部贯穿全茎,使茎易裂不易断。根系属须根系,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吸水能力强。气根发达,利于实现藤攀生长。花形美丽,呈白色或红色。

2. 成分含量

火龙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果肉中含有水分、灰分、粗脂肪、精蛋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果糖、葡萄糖、钙、磷、铁,还有十分多的花青素,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

3. 生长发育条件及习性

火龙果生长发育的条件要求不高,喜温耐旱好气,生长最适温度在25-35℃之间,低于10℃或高于38℃将停止生长。昼夜温差愈大,光照愈足越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火龙果气根极发达,攀缘性强,可缠附在柱或架上生长,也可在地面上自漫生长。幼树全年以3-11月生长量最大,12月至次年2月基本上不生长或停止生长。挂果树以采后的11-12月生长量较大。挂果期基本停止生长。

4. 开花结果及经济现状

火龙果一般植后8个月左右可以开花挂果,如果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上半年种植的当年可以开花挂果,下半年种植一般要在第二年才能开花挂果。开花部位在茎部,分枝和下垂枝开花较多。一枝一次开花3-5朵,全年有相对集中的花期2-4次,以4-11月份的炎热季节开花为多,温度高、光照足的时期花朵较多,开花时间一般在夜晚,晚上6:00-8:00时开花速率最快。花芽至开花需半个月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40天左右。一般植后一年每666.7m2产量可达300-500kg左右,二周年后可达700kg以上。

三、栽培技术

1. 建园

火龙果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选择有一定水源供应的旱地或排灌方便的水田即可。尽量按排相对集中成片规划,按照水果种植方式进行统一规划,搞好道路、排灌配套设施,实行规模化生产。每666.7m2按1.5m x 2m的规格,立10cm x 10cm x 250cm的水泥柱100-110根,水泥柱入土50-70cm,以支持火龙果枝条攀缘,预置水泥柱时,水泥柱两侧距顶部5-6cm处各打一直孔,引两条垂直的铁丝十字架,供火龙果攀挂,为防止枝条因负重过重或被风刮断,十字架上要放一个固定的旧轮胎,以支撑枝条。

2.定植

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一般选择3至10月较适宜,选择幼茎或老熟茎整节四分之三段作种苗。在水泥柱两面挖一深10cm,长、宽各20cm的定植穴,穴内施腐熟有机肥加适量的复合肥与土壤充分混匀。每根水泥柱旁种3-4株,每666.7m2植400-450株左右。种植时不可深植(3cm左右为宜)植后前期保持土壤湿润。

2.1施肥管理

火龙果进行田间施肥的原则是“高标准施肥、勤施薄施”,这种施肥的原则是为了时火龙果不出现烧根烂根的现象,所以要保证施肥时多次实施,每次少施。火龙果定植发芽萌发枝长至10cm时,在向定植穴内,施稀薄的人粪尿1kg左右,以后每次发芽每穴施入同样的肥料,有时要施加适量的尿素和氯化钾。这种情况一直到火龙果开花是结束。在火龙果种植的第一年整年要施加肥料6-8次,施加的肥料主要是氮肥。种植的冬季要进行一次腐熟有机肥的实施。

火龙果是一种生长采收时间非常长的一种水果。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各种肥料的科学使用。火龙果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各个时间段肥料的使用,特别注意的是花前肥的施用,壮果肥的施用,还有越冬肥的施用,这些肥在施用时主要是腐熟的有机肥还有有部分的复合肥。在种植过程中火龙果开花结果期间要适当的施加钾、镁肥。进行采收时完成最后一批火龙果的采收以后要适当的施加肥料,这时进行施肥时有机肥料15kg加三元复合肥0.5kg,以促发新枝,提高来年开花、结果数量。

2.2 水分管理

火龙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能迅速生长。幼苗生长期应保持全园土壤湿润。春夏季应多灌或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的生长状态。开花结果至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以使果实生长膨大,灌溉时切忌长时间浸灌,也不要经常浇水,长时间浸灌或经常浇水会导致根系缺氧、烂根。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烂根或感染病害,冬季要控水,以增强枝条的抗寒力。

3. 摘心疏芽

火龙果种植过程中,要适时的进行摘心,摘心的时间是在枝条长至1.3-1.4m时。进行摘心的目的是促进植株的分枝,使分枝呈现自然下垂的现象,用来为果实累计养肥,使果实能够尽早的开花结果。火龙果成长的幼苗时期要适当的剔除基部的侧芽,能够保留几个顶端壮芽,这时要引其沿柱攀缘向上生长。在植株生长非常茂盛的时候,要适时的进行过密新芽的疏松,用来减少植株的养分消耗,促进植株主枝的健壮生长。

4. 蔬花保果

蔬花保果是确保火龙果丰产和品质优良的重要举措,一般每枝一次保留2-3朵花为宜,把多余的弱花、迟花、病花蔬掉,每枝同期挂果以1-2个健壮果为宜,及时把多余的幼果、病果除掉。花期应及时进行授粉、授精工作。授粉可在傍晚花开或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枝头上,确保有足够的花和果的数量。

5. 修剪整形

5.1 幼苗期修剪

火龙果定植成活后,植株会沿水泥柱攀缘生长,这时植株茎上会萌生多个侧枝,应保留一个向上健壮的枝,其余侧枝应及时除去,利于养分集中供应健壮枝。当植株长至1.3-1.5m左右时,可让其分生3个以上的自然下垂枝,待枝老熟后并处于4-11月的时期内,这些下垂枝便是以后的开花结果枝条。火龙果开花结果的特性是中上部的枝,尤其是下垂枝,开花结果率较高,中下部的枝开花少,甚至不开花。由于植物顶端的优势,上部的枝条生长势大于中下部枝条。但上部枝因着生位高,又不便于捆绑,其生长势虽然强,但组织机械强度差,往往易被风吹断。上部的枝可逐步采用撑、拉、吊、绑的方法,在枝条成熟开始开花后,逐步让其下垂减少风害。

5.2 结果期修剪

火龙果进入结果期后,每个植株可安排三分之二的枝条为结果枝,其余的枝可抹除花蕾或花,缩小其生长角度,促进其营养生长,培养其成为预备结果枝。在植株基部形成大量的分枝后,采用疏剪,进行疏弱留强,或者短截较弱的枝条,促其发育成强壮的营养枝。

6. 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蜗牛、蚂蚁、白蚁和蚜虫等。防治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地面及1m以下的茎部和水泥柱周围,蜗牛盛发时,在树盘周围撒6%的斗蜗螺即可。火龙果常见的病害是枝条黄褐病,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锌600倍液即可。

7. 采收

火龙果一般开花30-40天左右,当果实由绿色逐渐变为红色,果实外观鼓胀浑圆,果实发出微香,色泽鲜艳有光泽,即可采收。对于长距离运输或长时间存放的果实,应在果实软化,颜色变暗前采收。采收后用泡沫网兜套好,外用塑料薄膜袋包装。

四、结语

火龙果是我镇新引进的水果,本人对火龙果的现状、习性、栽培技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此文是本人对本地种植火龙果技术的初探。要全面掌握火龙果的性状、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示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解开治.李朋星.徐培智.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蒋瑞萍.李苹. 火龙果早结丰产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11,03:46-47+62.

[2]兰海滨. 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07:119+122.

[3]吴涛. 浅析火龙果栽培与管理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2013,02:42-43+45.

[4]王菊方. 火龙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06:132+135.

作者简介:陈日波(1966- ),男,广东梅州人,本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不同叶面肥在大豆上应用试验总结 下一篇:关于香格里拉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建设问题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