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29 09:26:04

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园地,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许多学生将目光转移到网络上,在语文的学习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为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的问题,笔者以语文学习兴趣为切入口,借助网络媒介,从网络环境背景下中学生语文学习不容乐观的现状;利用网络手段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与注意的问题;借网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现实意义这三方面系统、全面地论证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新举措。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21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43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产生强大动机的源泉。兴趣让个体存在的价值不断地彰显。对于学生而言,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成效。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我们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同仁,更是我们在业务上、事业上的得力的助手。同样,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我们语文教师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要求。所以,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简单的一个“兴趣”词语,给我们教学带来了常新的启示。教学要面向学生,更要适用于学生。我们语文教师,应以兴趣为突破口,结合科技网络的环境,结合当下的这群学生,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

一、网络环境背景下中学生语文学习不容乐观的现状

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给人们铺设了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通道,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在教育上,一个日益突出的现象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不能自拔。尤其是在学校,教师精力有限,关注不到位;在家,家长迫于生计,忙于奔波,无暇顾及;家校沟通不及时等一系列的因素存在时,致使这些学生荒废了学业,我们的语文学习也难逃此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的学科又具有这样的特点:短期的勤奋付出难见“立竿见影”的效果。多做习题,理解能力也不能猝然提升。大多数的学生对待语文,也是令其处于寒热交替地带。在课外辅导机构,语文这一学科也是稳坐了冷板凳。语文,在多数人眼里宛若“鸡肋”。即使是我们语文教师,也会有不少的失望叹息。

绝望的心态,解决不了苦难的局面。面对当前的网络环境,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语文教师要懂得“用其利,避其害”。借力用力,积极地探求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引导学生步入语文学习的良性轨道,这样的策略才可堪称为上策。

二、利用网络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与注意的问题

网络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同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弥补。手机、短信、邮箱、微博、QQ群、YY语音、微信等媒介与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自己的微博空间,发表学习日志;利用QQ群集体讨论当前热点问题;利用YY语音群进行演讲、诗文朗诵;利用微信,开展读书活动、成语接龙;利用办公软件开展制作课件比赛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增强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对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进行着有效的培养。此外,教师还要巧借网络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利用各种学习网站开阔学生的视野,让网络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保驾护航。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手段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去。

利用这些网络媒介,我们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1)教师一定要经过仔细的论证,周密的部署,不能太过于随意开展没有实际的意义活动。活动在前期需要的准备、条件,中期的要求、流程,后期的整理、归纳。制定明确的活动规则及奖惩机制。保证活动顺畅无阻地进行。(2)选择合适的、合理的时间开展网上活动。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这些活动放到假期进行开展。同时,注意每次不能让学生过长时间地从事网上学习活动。(3)不能用网络完全取代日常的语文教学。这些网上的语文活动是引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辅助措施。不能让网上学习活动喧宾夺主。(4)教师要随时保持高度的机敏,以高度的责任感调整教学策略与规划。(5)教师不必“百事通”。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在网络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懂得向学生请教。让学生也当自己的教师。这样,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就会变成亦师亦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中得以发展,不错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借网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现实意义

中学生拥有了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则指日可待。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到了必要的作用。现实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储备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后,更好地懂得努力、懂得奋斗、懂得付出。从长远来看,能够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能够更好地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刻刻地把握着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与高度。同时,也为自己成为社会上重要的创客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因素。没有兴趣,鱼儿惰游大海。没有兴趣,雄鹰懒翔长空;没有兴趣,沃土亦荒原。语文教师抓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点,懂得借力用力,懂得用心呵护兴趣,懂得开发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的困境是不足取的,还要必须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境界,这样我们才会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理想的结果。作为中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对待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即使语文这学科再难学,生活环境再复杂,我们也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找准“语文学习兴趣”的这个切入点,进而借助网络这把利器,助力于学生的辉煌未来。

上一篇: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