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时间:2022-10-29 07:50:42

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摘要]海明威终其一生都在探索死亡的真谛,这反映在他的大多数小说中。本文主要探讨了他小说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及其产生原因。通过认真分析他的文本,作者发现海明威的死亡不断探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好奇和模糊阶段、必然性阶段,困惑阶段。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海明威的死亡意识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 意识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3-02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不管是他引领的简洁写作方式,还是确立悲剧主题的小说手法,都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地位。而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主题。死亡意识是海明威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悲剧才是注定的结局。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死亡,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海明威从他的死亡意识当中提炼出一个新的审美视角,并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世界。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他死亡意识的形成过程,海明威的精神历程以及死亡意识在海明威精神世界里的中心地位。

一、厄内斯特·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发展过程

海明威的一生中刻意追逐危险,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抱着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观点。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追寻着对死亡的充分了解。可以说海明威对死亡的认识和他死亡意识的不断加深都与个人的经验累积相关。

(一)死亡的好奇和模糊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好奇和模糊。在死亡意识的最初发展阶段,海明威对待死亡是感到好奇而模糊的。1925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出版,讲述了尼克的系列故事,有着鲜明的自传特色。这套小说集很好地反映了海明威早期对死亡的探索和理解。

以尼克的第一个故事《印第安人营地》为例。这个简短的故事讲了一个年轻人同他的父亲——一位美国医生一起去钓鱼的旅行。他们钓鱼时看到两个印第安人,两人要带医生去他们村庄帮助一位难产的妇女。这名妇女因为分娩痛苦而断断续续哭嚎了两天。尼克的父亲无奈只能用普通的折合刀帮这位女士做剖腹产,而且也没有打麻醉。女人的丈夫无法承受妻子所受的折磨,他从左耳切到右耳切开自己的咽喉。血流进池塘,他就这么死了。根据海明威的自传,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海明威亲眼所见的真实故事。医生的儿子尼克常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集的主角,实际上即体现了海明威自身。

其中隐含的主题是通过父子在回家途中的对话揭示出来的:

“Why did he kill himself,Daddy?”

“I don't know,Nick. He couldn't stand things,I guess.”

“Do many men kill themselves,Daddy?”

“Not very many,Nick.”

“Do many women?”

“Hardly ever.”

“Don't they ever?”

“Oh,yes.They do sometimes.”

“Is dying hard,Daddy?”

“No,I think it’s pretty easy,Nick.It all depends.”

In the early morning on the lake sitting in the stern of the boat with his father rowing,he felt quite sure that he would never die.

从引文中我们发现尼克已经开始考虑死亡。作为一个孩子,他应该是毫无能力处理好他的这种思想意识和环境的关系,但是这种痛苦的冲突却已存在他的世界中。

对于尼克而言,死亡是如此简单,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但是那些自杀的血腥场景给小尼克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克在同他父亲一起去的印第安旅行中,第一次直面死亡,而这也反映出海明威对于死亡的好奇与模糊的概念。

2.死亡的好奇与模糊阶段产生的原因。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海明威童年时,总是在一旁看父亲如何诊断病人,因此海明威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病痛甚至死亡。他也一直跟父亲去印第安社区。也许这个作品正是反映了他年轻时的这段经历,极有可能他在这段时间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死亡。印第安人对待死亡的方式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死亡的恐惧也由此诞生,死亡的影子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二)死亡的必然性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必然性。另一个短篇小说《杀手》(1927)是这本小说集的补充,尼克对死亡的恐惧以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传达出来。少年听到两个暴徒在谈论刺杀一名前拳击手的事。他无法对此漠然视之,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那名拳击手。然而这位拳击手却一再拒绝采取任何行动来保护自己。小说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意义的一点就是,拳击手就在那儿等死,尼克对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助,感到极度的恐惧。

“I’m going to get out of this town,” Nick said.

“Yes,”said George.“That’s a good thing to do.”

“I can’t stand to think about him waiting in the room and knowing he’s going to get it. It’s too damned awful.”

“Well,”said George,“you better not think about it.”

尼克无法再忍受这样的压力,他选择逃离这个城镇。但是他已经无处可去。他陷入战争,要面临更多的死亡,在战场上,自己也会受伤甚至可能死去,他深陷对死亡的恐惧。不同的战争都各有各的起因,对海明威而言,战争都是一样的: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所以说战争是人类失去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往往直面人生必然的归宿——死亡。

2.死亡的必然性阶段产生的原因。这一时期海明威的作品主要是受他在一战时经历的影响。在战争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使海明威不带任何掩饰地认识了死亡。在关于战争的作品中,他揭示了战争的深层意义以及它对人类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把战争理解为一种死亡的方式。

(三)死亡的困惑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困惑。在这个阶段,海明威的心中满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他改变了对死亡的看法,认为死亡是一个可怕而丑陋的存在。海明威自己对这段时间的生活也满是彷徨。海明威对死亡的意识步入困惑阶段。他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体现出他对死亡的困惑。

“What did he fear? It was not fear or dread.It was a nothing that he knew too well. It was all a nothing and a man was nothing too.It was only that and light was all it needed and a certain cleaners and order.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y nada y pues nada…Hail nothing full of nothing,nothing is with thee.”

这段话展示出战争后西方人们那种孤独和绝望。不公正的战争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和信念。所以说人们开始对人生抱有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2.死亡的困惑阶段产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海明威认识到残酷血腥的事实。成千上万的美国男人像海明威一样志愿参军。年轻的美国人希望参加战争来体现自己的男子气概。但是战争在泥泞和血污中停止了,所有的关于军队荣耀的想法也一同终止了。一战后,海明威失去了很多东西,包括他的纯真和质朴的生活观。他的文学创作无疑受到了他在一战中经历的影响。他进一步了解了死亡,步入了对死亡的探索阶段——困惑。

二、海明威死亡意识的意义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和他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找到答案。人的一生似乎注定一无所获,总是要直面死亡,那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海明威的作品表面上都是写死,终是为了写生。作者对死亡一步步加强了理解与分析,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硬汉子精神;而且还告诉读者如何面对无法躲开的悲剧命运时还能保持人的尊严,从而确定人的生存价值。海明威通过他的作品告诉读者:人最重要的就是那种精神,即敢于和虚无、和死亡做斗争的精神,敢于蔑视死亡的精神。这应该才是海明威想在作品中真正传递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硬汉精神。

三、结论

生与死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海明威通过他的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告诉我们:人在世上活这一生,需要的就是那种自强不息的硬汉精神,我们应该努力拼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的这三个发展阶段都与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再加上他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将其作品中的生与死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Li Zhonghua.20Great Short Stories——The Whole World Reads.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179-225.

[2]Plimpton,Gorge.The Art of Fiction XXI:Ernest Hemingway.Paris Preview,Spring.1958 (5):79-91.

[3]王华.Hemingway's Constant Exploration of Life and Death in His Short Stories, diss[D].安徽大学,2004.

[4]曹喜梅.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生命与死亡主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

[5]常耀信著.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影响言语听辨中词汇提取的因素 下一篇:拓荒女的性格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