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2000~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10-29 06:19:24

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2000~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2000~2006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2000~2006年麻疹发病总数为896例,无一例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48.71/10万。外来暂住人口是本地人口的16.2倍,并且呈上升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7,发病居前3位的分别为散居儿童、工厂劳务工人、学生,发病年龄呈双峰性,其中8个月~7岁病例总数为509例,占56.81%;>18岁和<8个月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0.87%和9.60%。每月都有病例报告,其中4~8月占总病例数的58.50%。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麻疹控制重点应加强以下两点:①加强流动散居儿童麻疹的查漏补种;②加强工厂劳务工成人麻疹疫苗接种。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1.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b)-103-02

为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0~2006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本地和暂住人口资料来源于深圳宝安区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2-1995)[1]。

1.3 病例标本采集与检测

麻疹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由松岗人民医院临床确诊后,立刻采集病人静脉血1.5~2.0 ml,24 h内送松岗人民医院检验科麻疹实验室检测。

1.4 分析方法

采用中国麻疹监测系统软件、Word软件、相对危险度RR、Excel 2000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情况

深圳市松岗街道总人口数约34万,其中本地人口不足2万。外来暂住人口占绝大多数,2000~2006年共发生麻疹病例89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71/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暂住人口发病率是本地人口的16.2倍,见表1。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年龄分布发病年龄最小的22日龄,最大的46岁,病例年龄分布呈双峰性,8个月~7岁和>18岁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6.81%和20.87%。见表2。

2.2.2 性别分布896例麻疹中,男性533例,占59.49%;女性363例,占40.51% ,男女之比为1∶0.7。见表3。

2.2.3 地区分布896例麻疹中,常住人口病例52例,占总病例数的5.80%;暂住人口病例844例,占总病例数的94.20%。暂住人口发病数明显多于本地人口病例,暂住人口基数大也是引起麻疹发病率高的因素之一(RR=0.79)。

2.2.4 季节分布 各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其中4~8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29%。见表4。

2.2.5 职业分布896例麻疹中,散居儿童占623例,占总病例数69.53%;工厂劳务工187例,占总病例数的20.87%;小于8月龄儿童86例,占总病例数的9.60%。

2.3 免疫史

根据国家卫生部免疫规划司计划内疫苗麻疹疫苗免疫程序要求,896例病例中,未达初免月龄有86例,占9.60%;接种麻疹疫苗仍发病的有121例,占13.50%;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有308例,占34.38%;免疫史不详的有381例,占42.52%。见表5。

3 讨论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外来暂住人口的病例数明显增加,年平均发病率为48.71/10万,和卫生部的《2006~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中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的要求相差甚远[2]。要在短短5年间将麻疹发病率从48.71/10万下降到<1/100万,任务非常艰巨,要认真分析我街道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找出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和策略。因此,加强散居儿童接种率和扩大工厂劳务工麻疹接种范围,是控制该地区麻疹上升的根本措施。

8月龄~18岁的这部分人群麻疹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9.53%,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①该年龄段人群在幼儿园或学校群居生活,被感染和相互感染的机会增加;②松岗街道大多数是外来人口,可能由于家长工作原因、地方环境熟悉情况、交通工具方便情况、接种门诊多少等因素,家长来不及或忘记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针对以上可能情况,提出以下建议:①提高≥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做好适龄儿童的发现、报告、登记等查漏补种工作。②提高第二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第二剂次接种目的是对未接种儿童和初免失败儿童再提供一次接种的机会,适时进行麻疹疫苗第二剂次接种有利于提高儿童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③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每年通过对幼儿园和小学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可以及时为漏种儿童补种麻疹疫苗,将有效预防幼儿园和学校麻疹疫情的发生。

>18岁的麻疹病例有187例,占总病例数的20.87%,位居麻疹发病的第2位。松岗街道有30多万外来劳务工,本地区医疗服务质量、麻疹接种情况、麻疹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的差异,都有可能使这部分人群未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服务,也有可能是由于冷链及接种技术等原因导致免疫失败。人口的高度密集和流动性也促进了麻疹感染者及易感者的接触,导致近来成人麻疹发病呈明显增多趋势[3]。工厂劳务工的疾病预防知识贫乏,也是造成麻疹在这些人群中发病较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开展针对流入人口(劳务工)的入厂前体检并同时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卫生防护知识,增强疾病防护意识等,是减少我街道成人麻疹高发的有力措施。

<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60%,提示<8月龄婴儿体内麻疹抗体可能在胎传过程中过早消失,如果育龄妇女的免疫力是通过人工自动免疫获得,则麻疹抗体水平较低[4],其遗传给胎儿的麻疹抗体水平也较低,当有麻疹疫情流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抗体水平,<8月龄婴儿也因暴露而发病。因此,有些专家提出要将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提前到6月龄,但由于6~7月龄接种麻疹免疫失败率较高(25%~35%)[5],这样会增加这些儿童初种前暴露的风险。建议国家对育龄妇女免费接种一剂麻疹疫苗,确保母体血清麻疹抗体滴度足够高,高滴度的麻疹血清抗体可以让这部分婴儿有足够能力阻断麻疹病毒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管理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GB15983-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2006~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Z].2006-11-10.

[3]胡家瑜,张金芳,陶黎纳,等.上海市2001~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73-475.

[4]Badamac.Role of school in the Tiansmission of Measles in Rurul Senegal Implications for Measles Contol in Deneloping Countries[J]. Am J Epi

demiol, 1999,149(4):295-301.

[5]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58.

(收稿日期:2007-09-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骨质疏松市场前景及用药现状 下一篇:凯素灵和天擎杀虫烟剂联合使用杀舰艇蟑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