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的开发

时间:2022-10-29 04:18:22

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的开发

摘要:河北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开始走出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操作迈进。

关键词:民间艺术;市场;产业

民间工艺美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门类、精湛的技艺蜚声海内外。民间工艺美术植根民间,构筑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对我国其他文化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无数沧桑与磨难的民间工艺美术,呈现着人类丰富、朴实的情感。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造型方法与形式美的集中体现,美妙而神秘。民间工艺美术艺人在浩瀚的民俗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形态中汲取营养,创造了精妙的造型样式,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民族气味浓厚,同时具有艺术审美性与收藏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河北省悠久灿烂的民间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的民间工艺形式突出、特点鲜明。民间工艺品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而创造的,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一般就地取材,以纯手工生产方式制做。由于地区、民族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尚、审美观点的不同,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风格。但总体上来看,民间工艺美术品有它的共同特点:艺术个性特征鲜明,造型方法独特。在取材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往往尽物之美、得物之趣,注重材料自身的形式美感。如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磁州窑陶瓷,邢窑白瓷,曲阳石雕,秦皇岛贝雕画,唐县佛像,衡水内画,涿州金丝挂毯,大名草编,易县古砚,魏县麦秸秆工艺品,永清秸秆扎刻、唐山皮影,承德木皮雕及木雕,固安柳编等等。

当前,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相对脆弱。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企业的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摆脱目前的原始状态,民间文化艺术企业规模偏小,结构单一,经营分散。有影响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企业品牌更是寥寥无几。目前由于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市场,也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损害了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声誉,对民间艺术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打造民间工艺产品品牌,弘扬我省的本土民间文化,成了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进展,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并且越来越呈现出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市场已经进入了品牌化时代。重点发展享誉海内外的民间艺术门类,利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振兴民间文化艺术,开发新文化环境下的市场空间。大力扶持和发展有潜力的中小型民间文化艺术经营企业,向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形成定位明确的、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所有的市场营销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拥有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品牌就拥有市场,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因此,在创新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机制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集合市场需要研究开发出更多符合当代社会市场需要的民间工艺品牌。努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专项品类,实现规模型的专项民间工艺产品与文化的企业集团,实行强强联合、强弱互补,建立跨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生产基地,从战略高度对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进行统筹规划,扩大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范围。创造品牌的同时,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通过系统的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寻找品牌创造的基点,发掘品牌发展的市场空间。从而进一步确定民间工艺产品进入目标市场的必要条件,以及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为未来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打造地域文化产业,树立河北文化形象,拓宽市场销售,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现状制定适应民间工艺特点的保护规划。可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队伍,深入到市县搜集、考查散落民间的传统工艺,开展对民间工艺美术现状的普查工作,了解我省民间工艺创作和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间工艺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民间工艺的保护环境。通过规划建立民间工艺保护工作的有效载体,如民间艺术资料馆、民间艺术研究机构,广泛吸引社会大众的参与,使我省优秀的民间工艺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播。认真开展普查工作,充分发掘有市场价值的民间工艺资源,来寻找有价值的民间工艺制作艺人。全面了解和掌握民间工艺可以利用与开发的资源,要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进行整档工作,建立起全面反映我省民间工艺基本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真实地记录民间工艺、制作艺人与市场操作的现状,组织相应的机构对民间工艺现状进行整理,建立民间工艺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完善有效的保护与市场开发机制。要将民间工艺优秀成果用恰当的形式呈现于公众的视野,建立起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展示机构,充分发挥各级展示机构的作用,特别是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国家文化机构。通过公共文化的平台,形成真正意义的普及与推广。对于民间工艺美术还可以通过出版图书、发行音像、制作网站来进行,鼓励和支持媒体参与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播工作,在公众传播领域普及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观念,以形成民间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民间工艺市场行销环境的形成。

以市场为导向的民间工艺美术开发战略。民间工艺美术市场主要是针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需求的市场,在传统需求市场中,民间工艺产品可以按照国际与国内市场需求,来生产工艺美术产品;现代消费市场中民间工艺美术产品还可以巧妙地融合现代流行的潮流,比如与日常生活用品巧妙联姻,从而扩大市场的销售空间。在开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加强开发工作队伍建设也十分关键,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提高现有业务人才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要建立起适合的管理方法,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强化市场操作意识,健全市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明确市场开发的的范围与措施,以实现市场开发目标的实现。

对民间工艺美术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更大的商品价值。采用现代包装工艺,强化民间文化艺术品的原有艺术特色,使之所传达出的民间文化艺术信息更加浓厚。通过对进入市场的民间文化工艺品进行精心包装,从而使民间文化艺术品的原有艺术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对民间艺术品的精品,进行高质量的复制与艺术加工,使其进入市场。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对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产品链延伸交叉和工艺融合为特点的新兴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基本上是空白,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民间文化产品的开发还非常滞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间文化艺术品的生产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市场的必要手段。我省民间文化艺术品千百年来的传承,与艺术形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有紧密的关系。在以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特点不流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对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审视、改造,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使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新的思维理念、新的审美观与市场意识、挖掘开拓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内涵,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使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新鲜的时代意识,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市场。

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市场的开发要建立在牢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形成合理有序开发:避免过度的商业性开发和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开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依托我省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受短期经济利益的影响,盲目求新、求变,使其完全丧失传统和本土特色的过度开发。

河北省作为民间工艺产品大省,有着其深厚的工艺底蕴,这片热土也因此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与艺术魅力。加强河北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市场开发,是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可行性发展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大力发展与振兴民间工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

[2]徐明君.《民族民间艺术开发与都市审美文化建设》.山

西出版集团

[3]杨亮,张纪群.《民间艺术的旅游美学价值》.[期刊论文]

-山东社会科学

[4]刘小捷,刘建平.《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探析》.湖南工程学

院学报

注:本论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课题编号:201004057)。

上一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考评制度研究 下一篇:试论中国民间舞道具的舞台功能和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