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

时间:2022-10-29 03:33:41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它关系到一切高校毕业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今高职院校面临的严重问题,提高高职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关乎学校盛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就业;就业质量;提高

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有诸多反面,如学生观念因素、院校教学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就业推荐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等。若想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各个影响因素,进而明确落实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了解生涯规划,明确个人性格适合的专业方向

性格是命,职业是运,性格和职业的组合才成了一个人真正的命运,大学生只有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清楚自己性格,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千真万确。对自己要做的或是将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确定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认识自身的价值,增强竞争力,塑造更清晰的自我,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我认为:大学生做生涯规划可以用“我是谁”、“我在哪”、“我能干什么”这三句话时时提醒自己。

二、深化教学教改,指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反应及时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必须反映行业和岗位技术的实际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既要扩大规模又要提高层次。要培养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级蓝领技工。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市场需求,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来设置和调整,同进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的关系,学院要确定2~3个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同时要加强专业过程的管理和指导,要按照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办事,多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职业技术学院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课、实践课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合理分配,要切实抓好“两课”教学,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各个专业要形成各自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质量。要认真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使用的指导,要组织和鼓励老师参与国家、省教本教材的编写来适合市场人才的需求。

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形成了一中新型的教学与就业模式: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常见的模式和优势:

(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校企资源共享。

(2)工教结合模式: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一来巩固自己的专业,二来可以赚到自己的生活费。

(3)订单模式: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产物,企业需要什么样人才,学校立即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的需要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成就企业精英。

四、熟悉国家政策,扩展就业渠道

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熟悉国家各项政策,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实际情况,指导不同的就业途径。国家最近几年给大学生的政策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

总之,高职毕业生作为就业过程的主角,他们及其家庭的就业观念对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学生本人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心理预期,准确自我定位,有效地获取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就业岗位。二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遵循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等原则,根据自身条件切合实际地设计和有计划地实施。三要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高质量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周少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职业教育研究

[2]郭琳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校的系统实践.中国大学生就业

[3]陈瑞.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

[4]肖琳.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素质

上一篇:浅谈我对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影响农民法律意识因素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