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斯大林主义

时间:2022-10-29 01:04:58

十月革命胜利后,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斯大林主义的影响不可低估。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邓小平:苏联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初期,列宁提出并实施了一些经济革命改造的设想与政策,后来因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被迫停了下来,转入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战争结束后,列宁在总结军事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这期间,当列宁看到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合作制度能够引向社会主义发展时,立即宣布:“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遗憾的是,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时间不长。到了1929年,斯大林宣布“当它(指新经济政策――笔者注)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1985年邓小平在谈及社会主义本质与发展道路时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想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邓小平对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明确肯定的只有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1928)的8年。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中止,布哈林等政敌被斯大林一一击败并开除出党或从肉体上消灭,斯大林提出了自己发展社会主义的一套设想。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模式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并推行到东欧等国家,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遵循的模式。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

认为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以集体农庄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应尽快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认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的理论,并不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是来自于斯大林主义。在实践中,实际支配生产资料的是党、国家和斯大林,而不是劳动者个人。

实行一党制,主要问题都由党决定;党政合一,党国合一;实行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实行没有广泛民主(包括党内民主)基础的集中制,权力最后集中在斯大林一个人手里;对文化、意识形态严加控制,斯大林垄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最后发展成斯大林个人极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改造过程中,用强制乃至暴力的手段,推行超高速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

以公有经济为基础和以产品经济观为理论,建立起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民族问题上,把联邦制度变形为事实上的单一制。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自大大削弱,民族自决权原则实际上流于形式。

在对外关系方面,表现为实行扩张与霸权主义。

一系列形成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有:“一国社会主义”;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尖锐化”;社会主义是产品经济;个体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列举的构成斯大林模式的一些主要方面,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相互制约,互为条件。

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严重变形和扭曲。对此,苏联人也有反思。苏联学者布坚科认为,“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式的,即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所预见的社会主义”。

《消息报》政治评论员鲍文认为,斯大林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

在生产资料广泛、彻底公有化基础上,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最大的硬性集中。

社会实践划一,不考虑地方条件的多样性,群众利益的分散性及精神、智力领域不可避免的、有益于发展的多元化。

行政命令式的经济管理,忽视价值规律;粗放式经济增长,极力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

党和国家民主生活形式化,不公开,抛开“下层”和党员基本群众通过重大决议;从肉体上消灭反对者。

文化贫困,社会科学瘫痪,历史自我意识,自我批评衰退,为现实辩护,在意识形态上编造神话,令人苦恼的、毒害社会生活的言行不一。

这里不能不提到苏联学者B・基谢廖夫的看法。他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全面集中管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直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

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

否认民主化的价值,取消群众管理和民主制度的形式;否认自治思想,将政权神圣化直至产生个人崇拜。

社会生活甚至不受形式的民主程序控制;党政合一;执行机关监督选举机关;执法机关脱离法律和社会,独断专行。他接着指出:所有这些变形的兵营式共产主义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奋斗的自治社会主义和社会解放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

斯大林模式与马恩的设想

斯大林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是不同的。这表现在:从政治上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近期目标是发展民主,使无产阶级与广大劳动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长远的目标,是运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权力,消灭阶级与阶级对立存在的条件,使社会成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共产主义与“真正的人道主义”是画等号的。从所有制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统一,它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认为,这种所有制具有以下两个密切相关的本质内涵:一是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任何个人均无权分割生产资料;二是在用于集体劳动的生产资料中,每个劳动者都享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这就是“在自由联合的劳动条件下”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相统一的具体形式。可见,不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看,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相距甚远,它不可能到达科学社会主义的彼岸。

斯大林模式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

斯大林之后的苏联,虽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斯大林模式的许多东西仍保留下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最后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中国社科院前院长胡绳同志就认为:“社会主义的崩溃……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定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这种模式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的特点,它走进了死胡同。正如普京总统所说:“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最后积重难返,使危机总爆发,苏联东欧各国人民对它丧失了信任。换言之,当这些国家人民看到世界发展的现实情况,发现自己的国家大大落后了,除了产生屈辱感外,只好抛弃斯大林模式,寻觅另一种社会发展道路。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后,无一例外地宣布彻底与斯大林模式决裂,朝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转轨。

人们抛弃斯大林模式的同时,也抛弃了苏联共产党。斯大林模式条件下的苏共,不思自身变革,不能与时俱进,思想理论僵化,因此,它既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更难以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方面不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从政治上讲,它是一种缺乏民主、不讲人道的制度;从经济上讲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使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应该说,斯大林模式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

抛弃斯大林模式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对改革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邓小平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近30年的改革,从理论上与斯大林模式基本上划清了界限,在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有了重大突破,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否定。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改革远未完成,正在深化。目前,出现了一些否定改革的杂音。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又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有人不顾历史事实,竭力颂扬、美化早已被历史证明失败了的斯大林模式,这样做的结果,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在客观上只会阻碍改革的深入,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步伐。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只要我们把以人为本视为最高价值取向,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如富裕、民主、自由、人道、公正、文明、和谐等作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社会主义作为深化改革的目标,把握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那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就一定能顺利实现。中国将以良好的、“够格的”、显示强大生命力的、对世界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形象展现于国际社会。

抛弃斯大林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这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一种解脱,又是一种解放。

上一篇:什么是列宁主义 下一篇:对十月革命最好的纪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