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无价人有价

时间:2022-10-29 01:02:19

收藏古董和名人字画,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件很风雅的事。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智士能人热爱这一工作。有的人为此倾注了毕生精力,甚而至于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和其他文化名人一样,都是民族文化史上耀眼的明星。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就是这样一颗明星。

李济先生是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的中国人。学成归国后,主持了仰韶文化遗址考察,创造了田野考古科学方法,至今仍被考古界沿用。

1937年抗战爆发,为保护文物,李先生亲自押运1132箱文物文献,向内地迁移。先到长沙,再由长沙转到昆明,最后迁到四川南溪的李庄。千里奔波,受尽磨难,而这批国宝竟毫发无损。为此,李济几乎丢了性命。两个随他一起迁移的女儿,途中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先后去世。由此可见,在李济的心里,文物比女儿和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然而,当1979年先生逝世,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竟没有发现一件古董。所藏的22000余册书,也没有一本是珍本、善本。其心底之无私,人神共鉴!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现在有些人不但千方百计追逐名利,而且还想通过收藏古董和名人字画来附庸风雅,甚至借此大发不义之财。原河南省平顶山市副市长冯刘成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典型。

据说,此公历来爱出风头,常做着“化腐朽为神奇”的白日梦。在担任郑州市惠济区区委书记时,曾独出心裁建了一座办公场所,占地530亩,建有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林木参天的“古树园”,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办公大楼的外观酷似美国的白宫,被称为“世界第一区政府”。因这一突出的“政绩”,他后来被提升为平顶山市副市长。

2000年春节,他出差北京,从字画市场了解到名人字画也是神奇的商品。有时一幅字画一转手就能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于是他开始关注收藏名人字画这个充满金钱和雅趣的边缘市场。在潜在的巨大升值空间的诱惑下,不顾一切地干起收藏名人字画的勾当。据后来查实,一次,他在深圳看到一幅张大干的《松下高士图》,价值高达80万元,舍不得掏钱买。回来后,在饭局上“无意”透出信息,引起某实业公司经理黄某某的注意。黄因嫌区政府给的拆迁补偿不足,要求增加无果。正欲求这位书记帮忙。几天后,黄某飞到深圳,花80万元买下这幅画,送给冯刘成。不久,就从区政府拿到560万元赔偿款。

冯刘成爱收藏书画出了名后,找他办事的人都以名人字画作敲门砖。一个房地产商为得到一块土地的使用权,让一个美女大学生带着高价购买的石鲁遗作《高原人家》送去,立刻就解决了问题。

“身后有余忘缩手”,一大批价值昂贵的字画一转眼变成了私产,即使发觉“眼前无路想回头”,也难以转身了。2004年2月16日,冯刘成以妻子的名义注册了三乐轩艺术品公司,试图为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字画披上合法外衣。没想到一张无形的法网早已将他罩住。同年12月10日,他被“请”进了平顶山检察院。2006年12月21日,被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他万万没有想到,几幅字画葬送了他曾经“辉煌灿烂”的人生。

字画无价人有价。在字画面前,李济先生的光辉业绩、高风亮节和冯刘成的贪婪行径、可耻下场,同样是很有价值的“教科书”,是为官做人的一面镜子。人们都可对此作出自己的评判,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辨是非、明得失,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作者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人民中路106号2幢201室,224001)

上一篇:“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国思想史研究的... 下一篇:我写《〈论语〉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