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9 12:34:22

摘 要 目的:探讨葛根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应用葛根素针治疗的58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与同期常规治疗的58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84.5%(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葛根素针

搜集我院自2007年6月~2009年7月应用葛根素针(200mg/支)治疗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7年6月~2009年7月在神经内科、干部病房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应用葛根素针进行治疗,与同期住院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进行对比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均经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48小时以内,所有病例除外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其他出血倾向疾病,无严重的肝、肾、肺功能不全。治疗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年龄34~68岁,平均56岁;对照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42~68岁,平均58岁。进行组间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抗凝、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葛根素针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连用14天为1疗程。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针0.75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维脑路通针4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连用14天。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标准[2]进行评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在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上比较,观察组75.9%、93.1%明显高于对照组46.6%、84.5%。见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两组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观察,尤其关注血小板变化,用药前后查患者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基本无变化,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自发性出血,无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反复发作。

脑梗死的发生病因之一与血小板的功能与结构的变化有关。葛根素针是从传统中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的单一成分新药,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具有阻断β受体、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资料显示,葛根素对脑血管的舒张作用明显优于冠状动脉,同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粘滞度,解除红细胞聚集性,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防止血小板凝聚等作用,从而使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血流速度增加,血管阻力减少,增加脑血循环[3],增加侧支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从而能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本组通过对比得知,应用葛根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符合很多文献报道。

综上所述,葛根素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具有实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97.

2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丘鸿凯.葛根素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132-133.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上一篇: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疗法 下一篇: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