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改革刍议

时间:2022-10-29 12:28:44

《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改革刍议

摘要:本文就《电子技术》课教学改革。指出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即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说明了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措施;阐明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宽松的发展空间的重要性;论述了注重能力提高,改革考核模式必要性。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多媒体;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0-01

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高职高专开展《电子技术》教学,更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大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增强教学效果

(一)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知识的感知,适当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多渠道地传输信息,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更好地促进所学的知识向动手能力方面转化。《电子技术》课是一门不好懂的课,老师教起来相当费力,一些图形,画来画去总觉得不规范。使用多媒体教学可解决很多问题,在传统教学中不易用语言表达,常规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好演示、或即便演示了也是不太清楚,也就是说难以模拟出来。比如三极管放大电路中输入交流信号后三极管各级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把现实中原本以动态存在,可是在教科书中只能进行静态描述的内容再来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直观性非常之强,比如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PN结的形成等;可以直接观看电路的动作过程和之中元件处于变化状态的变化状态,例如利用图解法来分析二极管、三极管的动态特性,对整个分析过程可循环往复的进行;还能把视听、说融为一体,将声、形、光、色、情等在不同的界面上进行安排,使之组合流通,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把微观概念宏观化。多媒体辅助《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把学生的学习信息迅速反馈,快速输出教学资料信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当面分析并回答疑难问题,这种人机对话的形式,还大大方便了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利用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教师备课就更加要动手动脑,特别是《电子技术》课程,在上“短路”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先布置用户电路,再将两根电线短接,此时的导线就开始发热、冒烟、周围的物资燃烧,同时,可伴随画外音以及燃烧时的电流声,这样图、声、光、并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投入学习的状态中去。在讲“电容器”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对电容器这一基本电子器件有印象,制作各种有动态效果的电容器动画,然后结合电容器的有关教学录像片制成的课件作背景知识讲解和介绍。使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电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欲望。这样便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的渠道就是实践。为了使这一教学环节得到充分的展现,利用已有的硬件条件,在制度教学计划时,对课时的分配上合理的增加实验,实训课时。再者,在实验、实训教学中作检查指导,安装完毕,最后是进入调试阶段,要求学生动手调试,并作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这一过程完成后,再给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些延时开关电路、报警器、充电器等电路,当然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学生对这样的动手制作,并立竿见影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也觉得教得轻松。教学效果也好。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宽松的发展空间

电子类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从理论的探讨实际应用之周期也短。因此,该类教材内容的更新很难跟上实践运用的速度。可是《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是非常密切,如果教学只是教学生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那就会大大削弱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勇力。当然,这就需要学校的实训部门在保障正常实践教学前提下,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使一些初学者可以进实训室进行实践,待到对基本的操作要领掌握后再到实验室去做焊接线路板。这样,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理论用于实践,更大作用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专业需求和爱好,去制作一些线路以,再配以合适美观的外壳,便可使用,这样学生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四、注重能力提高改革考核模式

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着学生思想,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材、统一大纲、学组织形式、学过程和方法、统一考试内容、统一(标准)答案。教师讲授教材,学生背诵教材,考题出自教材。一门课就在教材上大做文章,教师教得如何,也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学得怎样也无法考量,但一份卷纸便是试金石,不及格、及格、高分便是标准。《电子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不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学生,传统的考试方法也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操作技能,那么如何来进行考核和考试更好?

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书本的叙述及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进入了一个自己摸索、探讨的时期,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契机。那么研究性学习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平时向老师提交的作业,小组研讨的内容等,这是方法之一。

理论加实践视为一种较有成效的考核方法。平时的听课、作为理论部分可占百分之四十,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实践部分以在实践课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考量,记载占百分之六十 。这种考核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技能。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训教学的改革,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又有待于《电子技术》课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付值桐.电子技术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英汉习语的不等值现象与跨文化差异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