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空间的角的基向量法

时间:2022-10-29 12:05:25

夹角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为向量法可以不去直接作出角,从而降低了对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课本上只介绍了坐标法难题 有时计算点的坐标很费事,这里谈谈用基向量法求角.

1 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可通过求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φ来确定,即cosθ=cosφ

例1 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a,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BF所成角的大小.

分析:如图1,这题如果建立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的计算量很大,不宜考虑坐标法.

向量AB,AC,AD不共面.它们的模都为a,每两个向量间的夹角都是60°,因此,可用AB,AC,AD为基向量来解题较方便.

解:DE=AE-AD=12AB-AD,

BF=12(BC+BD)=12AC+12AD-AB,

所以 DE・BF=(12AB-AD)・(12AC+12AD-AB)=

14AB・AC+54AB・AD-12AB2-

12AC・AD-12AD2 =

18a2+58a2-12a2-14a2-12a2=-12a2.

又 BF=DE=32a,因此,

|cos〈DE,BF〉|=|-12a232a×32a|=23 .

所以所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为23.

图1

图2

2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θ,可先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φ.而sinθ=cosφ.

例2 如图2,三棱拄AOB―A1O1B1中,平面OBB1O1平面AOB,∠O1OB=60° ,

∠AOB=90°,OB=OO1=2,OA=3.

求A1B与平面AOB所成的角.

分析:向量OA,OB,OO1的模已知,每两个向量的夹角易找,故可用基向量法求解.

解:在平面O1OBB1中,过O1作O1COB,垂足为C.

因为平面O1OBB1平面AOB,O1C平面O1OBB1

平面O1OBB1∩平面AOB=OB

所以O1C平面AOB同理,OA面O1OBB1.

O1C=OC-OO1=12OB-OO1 ;

A1B=A1A+OB-OA=OB-OA-OO1.

A1B2=(OB-OA-OO1)2=OB2+OA2+OO12-2OB・OA-2OB・OO1+2OA・OO1=

22 +(3)2+22 -0-2×2×2×cos60°+0 =7.

A1B=7;同理,O1C=3,

O1C・A1B=(12OB-OO1)・(OB-OA-OO1)=

12OB2-12OB・OA-32OB・OO1+

OO1・OA+OO12 =

12×22-32×2×2cos60°+0+22 =3

cos〈A1B,O1C〉=A1B・O1CA1BO1C=

37×3=217.

所以直线A1B与平面AOB所成的角θ,

sinθ=217, θ=arcsin217.

3 求二面角的大小

设欲求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θ,n1,n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当其中一半平面绕着棱转动到与另一半平面重合时,若这两个法向量的方向相同,这时cosθ=n1・n2n1n2否则,θ=π-〈n1,n2〉

图3

例3 如图3,空间四边形PABC中,∠APC=90°,∠APB=60°,PB=BC=4,PC=3,

求二面角B-PA-C的大小.

分析:由题意知,此题用基向量法较易求解.选取PB,PC,PD为基底.

解: 在面PAB内过点B作BDPA于D,则由BDPA,CPPA.

可知,二面角B-PA-C的大小为〈PC,DB〉,

在三角形BPC中,cos∠BPC=PB2+PC2-BC22PB・PC=42+32-422×4×3=38

在直角三角形PDB中,

PD=PBcos∠APB=2,

BD=PBsin∠APB=23

DB・PC=(PB-PD)・PC=PB・PC-PD・PC=

4×3cos∠BPC-2×3cos90°=

4×3×38=92,

所以 cos〈DB,PC〉=DB・PCDBPC=

9223×3=34,所以 〈DB,PC〉=arccos34.

所以二面角B-PA-C的大小为arccos34.

由上可知,在求空间的角时,如果有三个不共面的向量的模及每两个向量的夹角易得到,则我们可以这三个向量为基向量用基向量法求解;如这时不作出相应的角,而通过向量的有关运算求解.这样就比较方便和易于掌握值得提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下一篇:开展初中数学“双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