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10-29 12:01:04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2013年小微企业为我国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和50%的税收,在增加收入、提高就业水平、宏观经济的运行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比例却很小,融资难仍是中小企业的顽症。本文结合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情况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基本情况、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创新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基本情况

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优化升级和体制深化改革的转轨时期,2013年小微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和50%的税收,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外贸一蹶不振,内需日益萎缩,融资成本又再次加大。有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的企业债务约为65万亿元,是GDP水平的12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融资难依旧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顽症。由于融资难的存在,内源性融资往往是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向亲朋借贷的资金,民间集资,风险集资以及企业营业后累积的资金等来源。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外源融资方式(如银行借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获得资金的融资成本高,门槛高。而真正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扩大发展的资金来源还应是外源性融资。在外源性融资中,我国还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下面结合2011年金融机构(含外资)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情况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做进一步的分析。

2011年年末金融机构(包含外资在内)对境内大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依次是138494.17亿元、107524.41亿元、104150.79亿元(数据来自《2012中国金融年鉴》),中小企业从银行的贷款额度要远低于大型企业。在中小企业的贷款中,主要是以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为主,且其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比例较高。大多数小微企业主要是通过“赚钱―理财―购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循环方式来解决融资问题。而对于很多的企业家而言,由于自身的规模限制,甚至不会把贷款融资的方式考虑在内。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在2011年,2012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2013年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有很多,如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市场因素、政策法规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可以将其总的分为两个方面,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较低,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便会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缺乏安全感,从而选择惜贷,造成信贷配给的现象。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大多首选的恰是银行贷款。在银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实行严格的信贷配给时,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往往会使许多中小企业贷款无门。

第二,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高,稳定性弱,缺乏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公司内部监控机制薄弱。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会计处理方面有很多漏洞,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严重。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使其难以有庞大的管理机构,管理设置不足,职责不够明确,组织体制僵化,企业缺乏活力。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往往是家族式企业,存在严重的世袭和领导任人唯亲的现象,这常会使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有用之才在这里往往难以得到重用,使员工缺乏责任感和斗志。

(二)外部因素

第一,证券市场不完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的门槛高。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经验不足,形式单一,中小企业很难进入中小板块进行融资。证券市场缺乏活力,其发展缺乏规范性和有序性。我国的债券市场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制度,直接把许多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方式扼杀在摇篮中。

第二,有关融资的法律法规滞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关于融资的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难以做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保护。政府虽然也在不断为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但是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制仍有待完善。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需要采用银政企合作的方式,增强企业实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融资服务体系。

(一)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的信用评级,保持良好的信誉。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借助十八届三中全会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增强企业的实力,为企业的信誉做保障。同时,中小企业必须经营适销产品,增加留存收益,尽量减少对高风险投资的涉猎,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减小企业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机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也可以通过联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大企业,借助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大企业做担保来融得资金,凭借外部经济效应来增加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信用水平。积极运用政策扶持的便利,抓住“新三板”扩容(全称为“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全国”,即全国任何地方的企业都可以到“新三板”挂牌,挂牌公司将不受股东所有制性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甚至规模的限制,也没有设定财务指标要求)的重大利好机会,主动进攻证券市场,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

(二)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促进银行间的竞争

首先,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创新。联系中小企业特征,设计符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因地制宜,实现银企双赢。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要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心理,更多的涉足这个较高风险的领域,设置更多的金融产品供中小企业选择。为保证银行资金安全,银行可以健全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进行差别服务。同时,要促进民营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由于地方性银行比四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了解更多,通过完善和发展民营银行和地方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其次,商业银行间要开展更加公平的竞争,改变现有的国有银行部分垄断局面。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商业银行竞争缺位造成的,由此不会从事对中小企业的高风险区域的探索,便会把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三)完善证券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深入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健全风险投资融资体系,在政府的帮扶下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降低债券融资的门槛,使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成为可能。积极推动新三板的发展。

(四)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制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经实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但关于融资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我国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完善,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完善政策体制的建设。积极调整财税政策,推动“营改增”的试点化建设,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及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董放.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

[2]李柏军.美国中小企业多源融资模式及其启示[J]理论探讨.2012.(03)

[3]杨再斌,匡霞.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行为的内生制度根源分析[J].财贸研究.2003.1

[4]吴卫星.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6

[5]王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J].财经界.2014.(01)

作者简介:

仪少娜(1992―)女,汉,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金融学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基于生态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