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建设生态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29 11:06:19

公益林建设生态管理论文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而作为湖南最南部的郴州,其经济危机的冲击更逐明显,而就危机意识来说,郴州北湖区其生态危机相对于经济危机来说愈加突出、日逐严重。特别是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不同,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后,由于北湖区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骑田岭山脉,其生态公益林的好坏直接导致北湖区乃至整个郴州市的用水问题,是北湖区及郴州市的水源命脉。所以,北湖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保护全区生存条件的屏障。

一、北湖区生态公益林现状。

1、概况。

全区土地总面积8338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8737公顷,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9734公顷,共涉及64个村,主要分布在南溪、大塘、永春、芙蓉、江口等乡镇。

2、结构。

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973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6%,其中有林地14227公顷,疏林地1013公顷,灌木林地2512公顷,未成林地322公顷,宜林地1660公顷。在生态公益林中树种结构有杉木林6117公顷,占43%;马尾松林2134公顷,占15%;楠竹林4268公顷,占30%;经济林285公顷,占2%;其它1423公顷,占10%。其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海拨较高的山区,而西南山区以丘陵为主,河流依山切割(是珠江、湘江的源头),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性差异大,其面积16182公顷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82%。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绿化总量小。

从目前北湖区的生态公益林情况看,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还较小,有林地占公益林总面积的比例相比之下还很低,绿化总量小。另外生态公益林中,宜林地面积1660公顷,占公益林面积的8.4%,建设任务仍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工作力度。

2、林分质量差,防护效益低。

一是生态公益林防护效益较差,林地利用率低,防护功能弱,特别是占生态公益林面积5.1%的疏林地,其蓄水、保水、生态保护的功能更逐薄弱,如何种、造、封、育相结合,加快疏林地的改造,提高其生态防护效果,已成为当前北湖公益林建设的难点问题。

二是林地树种结构不合理,占生态益林面积72.1%的林地其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楠竹。其针叶林的生态效果差,如何构建以阔叶林和常绿树种为林种的生态公益林,更加充分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加大防护效果也必将成为北湖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又一难点问题。

三是林分结构不合理,在杉木、马尾松纯林林中,没有形成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防护效益和防护功能弱。

四是纯林林中杉木林林龄已为成、过熟林,其生态防护效果已大大减弱,在当前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条条框框中,如何提高林分质量,进行林分改造,增强林地生态防护效果也必将成为北湖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前瞻性问题。

3、管护投入少,机构不健全。

多年来,在全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中,“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然突出,造林投入多,管护投入少,甚至于几乎没有投入,形成“春前大造林,秋后不见林”的现象,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当前,仅靠各乡镇林业站人员来管护,人少,资金少,形不成合力。加之分布广泛,占地面广,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力量薄弱,手段较落后,建成完备的生态公益林监测和管护体系任重道远。

4、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低,林农管护积极性不高。

当前北湖区生态效益补偿金在4.75元/亩,而除去管理、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区道路维护、资源监测等费用后,实际补偿到农户的为3.5元/亩,按当前市场商品林的利润收入100元/亩.年计算,其收入比为1:30,这严重地挫伤了林农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所以如何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切实提高林农管护积极性的矛盾也日益明显。

5、公益林管护机制不力。

当前,北湖区正加大林权制度的改革力度,而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农“自扫门前雪”的管护机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管护(特别是森林防火)的效果,基于此。如何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也必将成为北湖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关键。

6、林农受经济利益驻动,滥砍滥伐林木和乱征占用林地相当突出。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益林区村庄建设正如火如荼,而小村庄的建设必将砍坏和影响林木、林地的生态防护效果,再加上受经济利益的驻动,滥砍滥伐林木和乱征占用林地现象漏禁不止,如何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偏远小村庄的生态管护矛盾也日益突出。

三、发展对策和思路。

综上有关问题,站在全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高度,北湖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必须在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改革创新上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结构,逐步形成合理的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建设混交林、复层林相结合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提高公益林防护功能。

1、加大生态公益林的宣传力度。

一是完善宣传设施。在区划的公益林区交通路口设立、更新宣传牌、监督岗、公示栏;二是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宣传针对性,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做好群众长期维护和支持公益林建设的思想工作;三是把宣传工作纳入当地政府、部门领导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意识,从而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当地一件关系地区生态安全的大事长抓不懈;四是加大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力度,通过各种方式使群众家喻户晓。

2、多渠道争取资金,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议政府要随着财政收入增大,逐步增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投入,提高辖区内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建议补偿到20元/亩.年;二是建立受益者合理负担的直接补偿机制。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旅游的,应从旅游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直接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偿;三是从水资源发电企业收取水资源费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建议按0.1元/吨收取用于补偿;四是从区域内矿产资源单位收取费用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建议按0.5元/吨收取用于补偿;五是鼓励社会各界通过认养、冠名等方式,捐资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六是以森林生态公益林为背景,发展生态经济,以森林、乡土文化及绿色农林产品为资源,以林区环境为特色,为城市游客提供健康、休闲、度假、观光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切实提高公益林附加值。

3、科学规划,全面建设。

认真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制定全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

4、扩大绿化总量,提高林分质量。

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是增强公益林生态防护效益的关键措施。通过造、封、抚、引等措施,培育复层混交林,同时加大科技力度,对仰天湖等生态公益林地处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带,其造林难度较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建设高质高效的生态公益林。一是对宜林地进行全面造林,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建设等方式加大投入,因势利导大力扩大公益林绿化总量;二是对灌木林进行乔木树种补造;三是对纯林(特别是杉木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梯度经营。建议采用三三制,即对纯杉木林中成、过熟林按山势分成上中下三块,保上留下砍中间。通过5年时间,对中间地块进行复层异龄林改造,然后再视山势、林龄等情况逐一改造;四是加大对西南山区生态公益林的楠竹低改和种植,对可以发展的地块大力发展楠竹种植,切实提高林地利用率。

5、健全管理机构。

加强对西南山区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必须从上至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一是采用长效性机构,建议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性机构,并切实由财政解决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设施等费用;二是采用固定性机构,建议聘请人员,其经费从生态公益林补偿费中列支。

6、改革林农管护机制。

显然,分散、独立的林农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和生态建设的重任。建议采用股份制托管,比如说:某村某组,其公益林面积500亩,组上集体公益林100亩,村民共20户,公益林面积400亩。可对其组上500亩公益林进行股份制托营,即不改变林地、林木产权下,抚、造、育由各农户承担,而管护由组上按各农户面积比例折股份联合托管,其生态效益补偿金在当年验收合格效益补偿金基础上按股份比例发放。这样,一是在经营导向的带动下有效解决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管不到”的难题,切实改变生态公益林少数人管护,多数人观望的局面,使全体村民主动站到守林护林的第一线,形成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群护群治的形势;二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效解决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管不好”的难题;三是在责任机制的促动下,有效解决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管不了”的难题。

7、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区的打击力度应采取上限处理法,从而通过法律的威严严历打击林业犯罪分子,确保公益林长治久安。另外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对生态脆弱区的小村庄可采取由政府引导到平缓区(特别是乡镇周围)划拔土地,或者利用优惠条件,将小村庄整体迁移,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公益林区的人为性破坏。

总之,北湖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全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事关郴州市两城建设和北湖区一区三中心的建设,更关系到北湖区近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上一篇:物价局价格监管汇报材料 下一篇:质监局服务集体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