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乐学情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29 10:30:45

构建乐学情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从情境创设的角度,简要阐述如何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情境;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应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停留在学生学习的“认识”这个层面上,殊不知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意志对“认识”这一过程有着调节甚至优化作用,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大大削弱了教学过程的教育作用。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意志的作用加以重视,寻找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激发学生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走进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创设情境,为培养情感提供土壤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具体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时,一开始可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知识计算784÷14和7840÷14,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计算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78400÷140,由于数位较多,有的学生怕麻烦,以致于产生了焦虑情绪。这时,教师指出本节课正是要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去寻求简便的解题途径,并可以启发学生:能不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呢?这种提示,可消除学生焦虑感,从而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从而达到“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个学习目标。

原题:78400÷140

转化题:7840÷14

由此可见,如此导入新课,不但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而且动机清楚,教学目标也易于实现。

二、创设问题情境,确保情感稳定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果能够对某一事物的热情不因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也不为受制于内在的异常因素,就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保持一种稳定性。

例如,在教学“博爱小学的少先队员去年植树235棵,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棵?”这道应用题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两种解决方案,笔者就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比较两种解法哪种更好。此时学生由于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往往会出现松懈情绪甚至注意力转移。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这道题求什么?(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棵)求多植树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那么算式235×3-235毫无疑问是对的,而算式235×(3-1)是用乘法算出结果的,这是什么道理呢?看到这个问题后,学生的激情再次被激起,积极思考讨论的学习场面又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积极探究问题,深入挖掘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研究学生学习情绪时发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花的力气愈大,他所体验到的那种心情激动、精神振奋的情感就愈深刻。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所讲的数学知识难度降低,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会对学生有激发促进的作用,但在考试中,学生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试卷上的试题有难度,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热情会慢慢消褪。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遵循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代劳,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学生学会了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些比较小的物体后,我没有告诉学生量比较大的物体的面积时要用1平方分米或1平方米的正方形,而是先让学生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度量课桌面、板凳面的大小,学生在麻烦的操作中想到要用大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这些物体的面积,然后我再拿出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分发给学生去度量……此外,学生情感上的深刻性,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方可养成。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先设置一些陷阱,诱导他们犯错,而后再将其从陷阱中捞上来,这样他们对所学知识印象必然会加深。

例如,在教学“印刷厂包装8500本儿童读物,每200本装一包。这些书可以装成多少包,还剩多少本?”这道应用题时,学生利用商不变规律很快笔算出了结果:8500÷200=42(包)……1(本)。这时我就指出:这样计算有问题,不信你们可以用乘法检验一下。通过检验(42×200+1),印刷厂包装的儿童读物是8401本,学生碰壁了,大多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再进行点拨: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时,商是否也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呢?这一来犹如久旱禾苗得甘露,学生的焦虑、急切心理立即化为高涨的探究热情。经过积极探究,学生得出了8500÷200=42(包)……100(本)的正确答案。学生走出了陷阱,他们当时心中的情感体验也就不难想象。

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限时完成操作、思考、作业等做法,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在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中得到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培养情感的深刻性。

良好的情感品质和意志品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全盘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感得到充分体验,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学生时而困惑时而焦虑又时而喜悦的充满生机的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识”过程,也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创新的激情与活力,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岱,我们怎样教数学,小学教学研究[J],2006(9)

2.朱小蔓等,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6(2)

【责编 张伟飞】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初探 下一篇:巧用文本,教会学生习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