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时间:2022-10-29 10:11:55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本文在调查、研究、试验的基础上,首先剖析了小学综合英语教学的使用现状,同时提出构建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系统地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五种应用模式,意在为小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尽己之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现状;应用模式

1引言

随着双语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的逐步使用,综合英语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以高容量、高效率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综合英语教学实验是“在遵循双语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又根据中国外语教学实际,做出了富有建设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双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它顺应当今英语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需求,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中融入教学情景,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从多方面感知语言,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它符合当今英语教学的需要,是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然而,在综合英语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的今天,小学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出现困难在所难免,主要集中在“输入方式”与“输出质量”两方面的问题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过与多名有小学综合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以及反复地实践推敲,特提出“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思维导图”是指在综合英语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在该思维路径的引导下高效地开展主题性活动。笔者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了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五种使用模式,期待能为综合英语教学的发展尽已所能、倾己之力。

2构建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构建思维导图”是指在综合性情境下为小学生们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课堂形式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思维路径,以此有效地开展主题性活动,在课堂上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地进行语言输入,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大容量地进行知识输出。在小学综合英语教学课堂中,“输入”与“输出”是课堂关注的首要问题。

构建思维导图,一方面能为小学综合英语课堂创设多样化合理化的知识输入方式,导图形式可囊括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精髓,可涵盖日常生活喜闻乐见的各种可观、可感、可知的情景,为综合英语课堂自然、合理、有效地进行知识输入。

另一方面,构建思维导图能为综合英语课堂铺设一个整体性强、整合度高的课堂背景情境,为源源不断的知识输入创建一个可寻、可联想的思维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在背景情境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知识输出,以此更好地实现输出的“质”与“量”的保证。

3思S导图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五种应用模式探究

作为小学生这一知识储备仍需扩展的群体,综合英语课堂的“思维导图”构建方式影响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乃至于输出。笔者通过与多名执教综合英语的教师进行探讨,同时经过反复的课题教学论证,总结出以下五种思维导图的形式。

3.1音素导图

音素导图是指在小学综合英语课堂上将读音相近或一致的词语融为课堂引导的主线,让学生在“绕口令”式的课堂情节中增强语感,触类旁通地掌握相关语言知识。

3.2旋律导图

陈建萍老师在《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概论》一书中曾经提到,“在英语教学中配上儿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激发兴趣,增加趣味,轻而易举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可见,音乐旋律是英语课堂的调节剂和兴奋剂,在综合英语这种大容量的课堂学习过程中,让音乐旋律贯穿整个英语课堂,以旋律为学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旋律的指引不断地深入知识、串连课堂,是一种高效而轻松的综合英语课堂输入方式。

3.3简笔导图

黄燕华老师在《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概论》一书中曾提到,“美术由于其特殊性和艺术表现力,可以引起学生无穷的兴趣。”因此,在综合英语这种大知识量的课堂中,采用简笔画作为课堂教学的思维导图在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显得大有裨益。

简笔导图在综合英语课堂的构建原则即“画中有话,话中有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简易清晰的简笔画为学生构建起整堂课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图画的引导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乃至于运用语言。

3.4戏剧导图

陈海霞老师在《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概论》中表示,“话剧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语言的情景之中,让学生通过戏剧情节作为课堂上的思维导图,在戏剧情节惟妙惟俏的变化过程中感知文字并运用语言。

3.5逻辑导图

逻辑导图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贯穿课堂始终的中心线索。通过这样一个中心线索,教师创设、改编某些故事,将综合英语课堂的知识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以线索为指导,通过有理有据的逻辑推导寻求故事结局。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会加倍集中,在不断地“寻求发问”和“探索结果”过程中,教师可以大容量地进行知识输入,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线索指引下,自然而然能形成一个固有的思维导图将所有知识串连起来。

4展望

综合英语课程实验涉题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它形成了集综合性、活动性、情景性为一体的课程特征,它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地进行知识输入,并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输出,是英语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笔者在进行多方的资源整合之后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一理念及其五种使用模式,希望能为小学综合英语教学尽己之力,更期待着综合英语这一卓越的教学模式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所有的学生都受益于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知识与涵养。

参考文献:

[1]冯增俊.王进军.肖建芳.罗丹.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1.

[2]袁春艳.综合英语教学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1.

[3]王进军.英语教材发展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1.

[4]罗丹.小学综合英语教师手册[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5.

[5]何艳铭.综合英语教学活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5.

[6]罗丹.综合英语教学策略[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7.

[7]冯增俊,柯森,杨慧敏,罗丹,唐兆良,郑小婉.双语教育与综合英语[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9

[8]李馥.程蕉.综合英语优秀教案[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7.

上一篇:直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中的... 下一篇:探讨技能比赛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