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打击训练的方法及原则探讨

时间:2022-10-29 09:40:46

棒球打击训练的方法及原则探讨

中图分类号:G8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打击技术是棒球运动中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打击技术越好棒球比赛取胜的机会也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针对打击技术进行训练。打击训练的难度比较高,想要达到打击训练的目标,首先就要认识到打击训练的重要性,并掌握打击技术中的要点和难点,能够有效地保证打击技术的质量,提升了打击技术的训练水平,并提升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本文根据棒球运动中打击训练的必要性,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方法,提升打击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 棒球 击打训练 方法 原则

在棒球运动中,能够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棒球运动的打击方法,打击技术也是很多棒球运动员难以掌握的技术之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增强运动员的打击能力。棒球运动中的打击技术,与排球运动中的扣杀技术、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相似,都是运动中的关键技术。想要赢得比赛的胜利,首先就要找到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效地方式方法。根据棒球运动的特性,本文使用无球训练和有球训练两种方式,进行棒球打击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的打击技术能力的水平。

一、无球训练法

(一)站立挥棒法

站立挥棒法是棒球训练的基本训练之一,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能够站稳,保持站立的重心,要使挥棒的动作更加的舒展。在这一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加强运动员挥棒的力度,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二)单膝跪地挥棒法

在这一训练中,要求运动员一条腿单膝跪地,同手臂的力量搭配手腕的力量进行挥棒,棒球棒要与地面平行。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运动员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更好的对控制棒球棒的挥舞力度[1]。

(三)行走挥棒法

行走挥棒法指的是,运动员一边行走,一边挥舞棒球棒,能够强化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还能够更好的对棒球棒进行控制。

(四)挥皮条棒法

皮条棒指的是在棒球棒的一头绑一条皮条,运动员手握棒球棒连续的进行挥打,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升挥棒的速度和力度,加强了运动员的手腕的力量。

(五)打击轮胎法

打击轮胎指的是制定轮胎上一个固定的点,运动员使用棒球棒对其进行挥打,要求与地面呈水平状态,能够加强运动员身体的配合程度,增强了运动员的运动速度[2]。

(六)打草尖法

打草尖法指的是运动员要瞄准青草的尖部,运动员需要集中注意力,瞄准一个点,并使用棒球棒瞄准,能够加强运动员对球的注意力,并能够协调运动员全身的运动能力。

(七)打纸球法

打纸球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指的是在进行击打的过程中,不用专业的棒球,使用纸球或者泡沫球进行训练,由于纸球和泡沫球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这就为击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能够很好地训练棒球运动员的手臂力量,能够加强棒球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有球训练法

(一)击打固定球

击打固定球的方式可以分为使用一个球或者两个球。一个其指的是,按照不同的击打要求,将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能够有效地保证提升对球的击打水平。两个球的训练方式是在运动员的训练处,要摆放两个架子,能够两个架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运动员对不同的球进行击打[3]。

(二)竖抛球击打法

竖抛球击打法指的是类似于乒乓球的发球动作,将棒球竖着抛出,并在抛出的同时对其进行击打。加强了运动员的专业素质,还能够提升运动员对的盯球能力,要求在极大的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相互配合。

(三)斜抛球练习法

按照运动员训练的不同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斜抛球练习法,使用中速或者慢速的方式进行。由于常规的比赛球都是由正面抛向运动员,需要运动员对球掌握一定的节奏感,使用斜抛球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运动员对球的节奏感,还能够加强与抛球运动员的配合程度[4]。

(四)正抛球练习法

正抛球练习法指的是正面的向运动员进行抛球,这就要求运动员要能够抓紧对球的击打节奏。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导致错过击球的时间。使用正抛球的方式能够加强运动员对球的盯球能力,还能够抓住挥棒的节奏。

(五)轻击棒练习法

使用轻击棒的方式进行联系,首先要求运动员能够做到动作协调统一,要能够掌握好挥棒的力度,并抓住挥棒的时机,要求两只手要紧握棒球棒,能够加强对球的控制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坏球要适当的放弃,不要影响训练的效果。

(六)中距离击球练习法

中距离击球练习法能够检验出棒球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能力。可以使用不同速度的球对棒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慢速球、中速球、快速球都是对速度进行改变,还可以选择使用规定球,规定球指的是按照不同的颜色对球的要求做规定,通过发出不同的球,能够加强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对球棒的控制能力。

总之,为了提升棒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首先就要认识到棒球运动的打击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棒球运动员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保证打击训练的效果。可以使用有球训练法和无球训练法同时进行训练,训练的强度要按照运动员自身训练的效果进行调整,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长军.运动竞赛场地理论体系的构建及竞赛场地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

[2] 张雅.棒垒板球轮换攻防项目的竞技特征解析及其在项群体系中的定位[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 陈桢楷.“海西”背景下厦门市中学推广棒、垒球系列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 肖琼琦.男子散打运动员旋转形式下的躯干爆发力训练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探究能... 下一篇:徐小平连人都没见过就要投的海那边,要做一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