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被设计

时间:2022-10-29 08:48:44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被设计

摘要:在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之下,不仅仅需要关注城市建筑的发展,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城市景观设计,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城市景观设计之中如何进行植被设计。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植被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设计的理念

1.1保持文化优势

城市的核心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也是最早的人类聚居地;有丰富的古建筑,如唐代的、宋代的、明代的。因此,景观设计上要重点表现地方特色,尊重原有景观与地貌植被,将原形的田园郊野保留在城市一隅。

1.2提升品牌效应

挖掘基址本身的景观潜质。基址依托淀山湖秀丽水景,有着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本,同时,沿湖村落、农田、鱼塘相邻,体现了郊野农耕的朴实,“稻田-湖景”的豁然开朗之地,沿途有亭廊休息,是城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是都市机械节奏的对比补充。因此,在景观设计上,要以衬托自然景色和农耕文化为主,采用自然朴实的材料,选择管理粗放的植物,以点缀、衬托的方式展现当地的独特景观。提供必要基础设施,为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品质,旅游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带需提供贯通的步行道与自行车道,并沿途设计休息点、指示牌、垃圾桶等设施,提高旅游舒适度,同时需在出入口处设置小型停车场,以适应现代自驾游热潮。

2设计的互补性

2.1注重视觉效应忽视实用性

室外用地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用来满足居住区的主体“人”的日常活动,其作用并不是用来“观光”的,缺乏实用性的住宅外部空间是居民难以停留无法进行任何的消闲和交往活动,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人际交往被迫疏远。不少住宅区常常将景观等同于绿化,认为景观就是绿化,导致景观设计简单,植物配置单调,实用性不高。比如:高密度住宅区设计大片的绿地,铺设大面积的草坪,缺少植物配置的前瞻性,缺乏有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空间设计,住宅区的植物景观没有特色,无法给人们提供一个活动交流休息的场地。

2.2注重绿化面积忽视人文关怀

由于受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不同植物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城市和不同的区域有其不同的文化含义,它们构成了植物潜在的特征。植物利用自身特有的形态、花色、果实给人类带来愉悦的心情和无限的遐想。植物不仅是各类造园要素中最具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体现大自然风景的基本元素,更是文人墨客叙事、抒情、表达情感和表述哲理的对象。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平衡,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当今,多数的住宅区环境设计忽略人的需求,绿地被理解为一大片草坪,中间随意栽上一些乔灌木树木,周边用灌木围挡起来。设计缺乏人性化,景观和植物配置不能以人为轴心,不能提升人的价值、不能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绿地改造停车场随处可见,但有些停车位周边栽植了女贞、合欢、栾树等乔木,其果实、花絮、分泌物却经常污染汽车和环境,缺乏人文关怀。

2.3注重景观营销忽视植物多样性

植物是城市住宅小区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绿色的、有生命的、它通过光和作用为大气层输送氧气,它能够净化被人类日益污染的环境,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风沙灾害,它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植物的选择应该是以适宜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让其生长环境尽量符合其野生条件的要求。喜荫植物的种植环境就该适度遮光、喜湿植物的种植环境就应该水分充足,这样才能展现他们在自然中最美丽的一面。然而,不少城市住宅区植物配置未按因地制宜、疏密有致、虚实对比、内外结合的原则设计,不注重植物多样性和季节性,大量引入外来树种既不利于本地植物群落的维持,又造成经济浪费。具统计,有些地方外来植物占到了一半以上,而本土植物的比例相对很小。

3城市住宅区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尽早介入设计,同步进行植物配置

当代城市住宅区景观的好坏差别很大,一些国外公司和国内的大型地产公司的设计思路和步骤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开发初期方案策划阶段极为严谨和规范,楼盘的定位、建筑主体的风格以及园林景观、配套设施的设计几乎同步开始,这样以来各部门的设计人员才得以充分沟通、及时调整,直观的理解各方设计的理念,完善的表达出该住宅区所要需要的最终的意境。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方案要在楼盘早期及时对基地现场进行踏勘,收集资料,在全面认识整个基地现场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发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遵循整体性原则,形成整体统一的设计理念。

3.2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突出本地植物景观特色

在住宅区景观设计形成后,进行植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个性特征和周边的环境因素,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把各种植物的优势展现出来。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各自适宜生长的条件,倘若为了寻找创新点和新鲜感,创造有异域风情的住宅区,非将异地树种强栽于本地,那么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植物水土不服最后死亡,另一个结果就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养护一些效果不怎么好的景观树。因此,我们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首先要立足于所处环境的立地条件,认真分析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和其对环境的要求,做到种植的植物不仅能达到即时效果,更能长期适应,保持良好的姿态改善环境。西安地区住宅区植物景观应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突出本地景观特色,应以乔木为主,适当提高常绿树数量,以丰富季相景观。行道树应改变过于单一和雷同的现象,适当柏树类等乡土树种。此外,还应多利用一些抗性强和观赏性高的乡土植物,以更好的体现地域性特色。

3.3利用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植物群落

春风轻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植物物种多样性是住宅区景观具有服务功能的重要前提。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以及相互作用类型方面,都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现代植物造景已经由传统的以视觉为主要创作目的的造景模式,转而为注重生态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群落构成原则及绿地功能原则营建的景观结构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占有重要位置。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花卉、藤本、草本地被等各种植物,包括对原有的自然植被以及单株或组合植物进行整理或修饰,充分发挥其自身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出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俱佳的植物景观。通过应用不同的植物群落来体现垂直和水平结构及季相景观尽量丰富群落植物种类,同时要体现季相变化,春季百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落叶归根,冬季枝条优美,使人们感受到植物的四季变化,创造出三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象。

3.4遵循人性化原则,体现植物文化内涵

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福州的小叶榕象征希望,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象征不屈不饶、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气质。桃花、李花的繁华使人们赋予其“桃李满天下”。因梧桐树干通直高大、树冠繁茂、叶缺如花、皮青如翠,才有“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等赞美。观竹能使人自持“有节”、“不屈”、“常青”、“虚心”高洁的气节。植物之所以能构成植物潜在的特征,这是因为人们对植物形状、颜色、姿态不同的感知产生不同的联想。因此,我们设计构思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熟悉并掌握植物的文化寓意,才能更好的对植物加以利用,从而进行人性化设计,方便人们的生活起居。如采光的处理,冬日人们需要较为充足的阳光,而夏季则需要避开阳光,这都是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通过营造依赖于植物群落的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进而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享受。

上一篇: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本店有鸡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