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9 07:41:26

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维度:首先,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摆脱中学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依赖性,培养大学生思想初步独立;其次,加强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帮助学生树立宽容的思考基础,练习开放胸襟,接纳不同声音,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最坚实的土壤基础。

关键词: 思政课程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创新人才,高校教育必须创新,高校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高校的教育改革必须以创新为主导,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阶段是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高等教育要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方面创新,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思政课程教育一方面承担政策教育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潮流中也是大有作为的。

根据我连续多年对大学新生开展的思想素质调查结果,大多数青年学生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热情是明确显见的。然而我国当今社会利益多样化、群体矛盾日益突出和社会转型期间结构的多样化都导致社会思想的多元化,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突出重视思政课程的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最直接的一个重要部分。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已经成为指导我们整个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价值原则和目标追求。整个教育体系越来越突出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在培养目标中的核心地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都在紧紧地围绕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和促进创新来进行。①

一般认为,人的创新生素质由三个方面的维度构成:一是创造意识;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三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和维持系统,即创造性人格。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创造性人格倾向(创造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创造性人格心理特征(创造性气质、性格、创造力等)和创造性人格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等)。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仍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积累轻研究方法、以单一专业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而忽视人文的、片面的教育必然禁锢着人们的创造精神。②

实际上,大学的思政课,既有政治相关内容,又包含哲学、历史、法律等丰富的人文知识,在开拓学生视野、形成独立性思维方面起一定作用。尤其是对于工科性质的高职院校而言,思政课程的文科属性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维度:首先,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摆脱中学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依赖性,培养大学生思想的初步独立;其次,加强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帮助学生打下宽容的思考基础,开放胸襟,接纳不同声音,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最坚实的土壤基础。

一、思想独立是摆脱权威,构筑创新实力的重要基础

独立思考的品质对于大学尤为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职责。”科塞认为:“大学是这样的组织,它对现行的一切永远都不满足,它总是用更高更博大的真理来对当前的真理提出质疑。”科学意味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猜想。独立思考是不受外界左右的,遵循事物的科学发展规律,努力创造打破陈规的思想。它是组织发展创新的前提,是保持自身特有文化气质的必然需要。大学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仅是指专门技术的学问,而且是学问的精神即自由表达的精神。③大学必须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性格,大学生也必须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会批判,塑造自我独立的精神。

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科学成果都不是真理的顶峰,而是人们登攀真理高峰的一级阶梯。同时,现有的成果也可能成为人们继续攀登的一道屏障。因此,科学认识活动不仅要借助和利用以往的知识成果,而且认识主体必须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对待以往的成果。科学的进步就体现在对原有理论成果的批判和超越④。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通过贯穿问题意识,深化和领会课程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教师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设计一系列有理论容量、现实基础和思想深度的问题,能对学生心灵产生一定冲击,引起学生思考,当学生不能很好回答问题时,正是教师传播理论知识的最佳时机。问题的设计既可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学术动态、理论前沿,又可由学生通过课前阅读、翻阅材料自我设计,从而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活跃气氛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神经,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观点、讨论问题。⑤

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一)营造一个充满学习、交流的宽松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第一,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课程负担,为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使学生从应付大量的课程学习、考试转移到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上来。

第二,在课程教育过程中,较大量地采用问题答疑式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解欲望,帮助学生建立疑问、怀疑的思想基础,鼓励课堂言论自由,避免以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压制学生的探究本能。

第三,改革考试考核形式,积极转变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原考查目标,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鼓励。

(二)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自我教育的空间。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情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给予积极引导和创设尽可能多的活动空间和途径。

参照教材要求,围绕教材提出的课外阅读书目,开展积极的第二课堂讨论,既激发学生对自由时间的科学支配欲望,又确保思政教育实效向纵深方面拓展。

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延伸。

(三)在课堂之外,寻求思政课程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契合学生团体建设是极其重要的载体,它们不仅是学校及各院系建立的各级党团组织、班级组织等学校的正式性组织,而且能够积极深化思政教育的实效,通过不断完善学生组织骨干的各项民主制度,并且鼓励各类学生社团等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服务型、公益型、文化型、政治理论型学生社团的作用,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协会”、“环境保护和宣传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学生分会”、“科学发展观研究会”等。⑥

三、宽容异见,胸襟开放是创新人才的必要素质

(一)合作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思政课程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强调合作,在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两者,以及两者之间,摆出更多的选择项,引起和发动学生思考并加以实践,引导学生一方面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要求强调整体利益,另一方面我们当前所生存的环境充满各种矛盾和危机,而很多危机的解决都不是仅仅依靠某一方面力量就能实现的。无论是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抑或是其他问题,都更加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行动,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彼此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对大学生而言,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学会合作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生要实现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与素质。思政教育中的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合作意识、技能、道德等为内容的全面教育。在形式上表现为师生互动、同学互动、集体互动、校内校外互动等形式,内容上表现为知识来源探讨、历史真实性探讨、价值判断争论等。⑦

上一篇:本科院校导师制发展探索 下一篇:王安忆《长恨歌》的精神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