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时间:2022-10-29 05:50:46

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摘 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自1979年以来就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产权不明确,体制不顺畅等问题。产权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是进行合作制改革还是股份制改革。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鄞州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47-02

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指以方便群体、便于管理、保证安全为经营原则,以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活动宗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由农村社区居民按照资源互助的原则,由农村社区居民入股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从1923年“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省香河县组建我国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开始,到现在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恢复阶段(1979-1984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进行了以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三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加强了中国农业银行对信用合作社方针和政策的领导,并强调信用社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不是农行的附属机构,而且还开放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

第二个阶段,改革与整顿阶段(1984-1996年)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这一阶段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更具体地说,这一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主要为农户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其他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第三个阶段,深化改革阶段(1996年以来)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开始在国有专业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收缩国有专业银行战线;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抑;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确定到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随着我国国情的改变进行改革,但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了背离了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导致了我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五方面。

1 产权归属不清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状况非常复杂。从信用社股金的构成来看,有农户社员股、信用社职工社员股、国家股、法人股、乡村集体股等;信用联社的股金过程更为复杂,除了上述构成部以外,至少还包括基层信用社的入股。不同的信用社在股金构成方面还呈现出巨大的差别。长期以来入股社员对自己股金的产权只是表现为名义上的所有权,而使用权、让渡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都受到各种各样的禁止或限制,入股社员长期得不到贷款优惠,不能转让自己的股份,很难退股,很少得到分红派息,不能参与信用社的日常经营管理。这些都表明,入股社员在信用社拥有的产权是残缺和模糊的。

2 体制不顺畅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实现管理上的民主性,在民主性原则下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从内控机制上看,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能力差。从激励机制上看,由于长期形成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上的弊端,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已成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人”,这些“内部控制人”不仅事实地掌握了企业的全部“剩余索取权”,甚至还产生较为眼中的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从决策机制上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最高权利机构应该是社员代表大会。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确是被动地执行中央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决策,并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而且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决策权完全由经营者所把持。

3 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产权制度决定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体制,由于产权归属不明,结果造成管理体制不顺、监管职责不清、金融风险增大。在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安排下的强制性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使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时受到中央银行、各级政府以及农业银行的领导,这大大影响了基层社的积极性。

4 资本金不足、贷款质量差

资本金不足,贷款质量差,信用社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单一,经营风险大,经营负担沉重,加上地方集资,摊派、收费名目繁多,使农村信用社不堪重负。

5 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不够

这主要表现为税负不公平、对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不能客观对待、计划色彩浓厚的呆账准备制度、货币政策倾斜不够和财政政策补偿较少。

产权是制度的核心,我国农村信用社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由于产权制度不明晰造成的,现在各种针对着产权进行的改革多种多样,农村信用社是否合作制还是股份制的争议很大,但是事实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依据,以下鄞州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半个世纪以来,鄞州银行积极投身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并始终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前沿。1987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为全国最早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六家农村信用联社之一;1998年,经原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成为沪、浙、闽地区首家实施一级法人核算管理试点的信用联社;200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实施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试点,2003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开业。

鄞州银行经历了两次改革才造就了现在的成绩。一次是1987年从农业银行“脱钩”的改革。1987年前的鄞县联社与全国其他各地的信用社一样,按照国务院对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的规定: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信用社的资金应当纳入国家信贷计划,人员编制应当纳入县集体劳动工资计划,职工待遇应与人民银行基本一致。事实上,信用社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鄞县信用社的改制历程从1987年5月起,县联社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着手一系列“脱钩”准备工作。先后指定了联社章程,拟定了机构设置,商定了结算汇划办法,并且确定了开户和资金归属处理等方面的工作。1987年12月5日,由原52个农村信用社入股的股份制信用合作联社宣告成立,这比全国范围内推行与农业银行“脱钩”的行动早了九年。另一次是1998年实行一级法人核算体制的改革。1996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写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重点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按照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199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内设专门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能,加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合社建设。1999年,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开始组建试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鄞县联社与1998年第二次在沪浙闽地区率先实施一级法人管理的信用联社。在这两次改革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鄞州银行终于成立了。

鄞州银行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典范,农村信用社究竟是采用合作制,股份制或者是合作制与股份制兼有,这都是要看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情况而定的。在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不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鄞州银行所处的宁波市就属于前一种情况,它选择了合作制道路,事实证明鄞州银行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与探索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雪飞.农村信用社制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郭田勇,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陈耀芳,邹亚生.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关系 下一篇: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