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谈白流苏的“游戏人生”

时间:2022-10-29 05:32:55

琐谈白流苏的“游戏人生”

摘要:张爱玲的作品《传奇》大都是以悲剧收场。尽管她的《倾城之恋》收场尽满,似乎是一种“反传奇”的现象了。但仔细分析文本,大家就会看到在这个看似美好的结局中隐匿着无尽的悲凉。白流苏是张爱玲笔下“参差对照”的形象,她与范柳原的一波三折、捉迷藏似的爱情婚姻中存有的爱情也好,没有爱情也罢,对于流苏来说并没有多少重要的意义,透过几十年生命的历程往回看,当年的所谓恋爱,不过是一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游戏。从文学发展的继承、创新角度,详尽地阐释了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一个怯懦的女儿,给家人逼急了才干出来的一件冒险的“爱情游戏”。

关键词:游戏;赌注;婚姻;主动;被动

一、一场不平等的游戏

我们都知道,其实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因为游戏的双方所押的赌注分量相差太大,严重失衡。批评家傅雷对《倾城之恋》的成就极为保留。他把范柳原和白流苏看作“方舟上的一对可怜虫”,男的玩世不恭,尽管机巧风趣,终归是精练到近乎病态社会的产品。女的近三十,失婚,整天忙着找个合意的男人,使她无暇顾及心灵。这样的一幕喜剧,骨子里的贫血,充满了死气,当然不能有好结果。对于白流苏而言,她的赌注是婚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她的生存,她一直小心翼翼揣测并迎合她的对手,生怕棋差一招满盘皆输。而对于范柳原来说,他的赌注仅仅是他的一部分快乐,他享受这在调情中得到的成功,婚姻在他眼里可有可无,他甚至更倾向于远离婚姻。其实他对流苏怀有更深层的期望,希望流苏能够真正理解他的自由背后的不如意,给予他安慰,但是倘若流苏达不到他的期望,他也仍然有退路,而不像流苏那样已无路可退。

尽管不公平,然而游戏依旧继续。接着流苏也始终摸不清柳原的真正企图,心里没有一点底,但是后来慢慢习惯了“连她的手都难得碰一碰”的恋爱游戏。

二、看似中断了的游戏

流苏遇见的是柳原,幸与不幸,都在这里。范柳原——这个爱吃女人豆腐、喜欢自我陶醉的洋场阔少,难得碰到一个教育程度不高、处于“弱者”地位的女人,可以让他肆无忌惮地讨便宜。他可以不计成本,金钱、时间、精力,他都有,然而这绝非流苏的目的所在,她不能降格以求,流苏花的是柳原的钱,她可能拼着精力,却拼不起时间,她可经不起老,不能落空。可没几天,他身边又多了一个女人——萨黑夷妮,一下子就把流苏晾在了一旁。两人的游戏尽管表面上看似中断,然而这实际上正是游戏过程中的第一个欲扬先抑的小波折。几天之后,范柳原连续打了三通电话给白流苏,两人之间第一次开诚布公地谈到了婚姻问题,并且起了争执。三通电话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他们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无果而终。但接下来他们也一点不避嫌,以至于许多人把她和范柳原当做夫妇看待了——“范太太”,流苏正感到惊讶,而范柳原却一点也不介意别人的误会,反而有些开心。

这场斗智斗勇的恋爱游戏中,流苏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被

动的局面。为了挽回败局,流苏微带着范柳原会回去找她的希望,下赌注似的毅然离了港,流苏出走看不出任何新理想的引诱,她要走,是生命自己在这刻发出的呼喊,是生的本能的呼喊。这一声的本能,是流苏仅存的本钱。游戏第二次出现了中断,但其实同时也在酝酿着它的第二次柳暗花明。果不其然,几个月后,一封电报抵达了白公馆,只有寥寥几个字:“乞来港。船票已由通济隆办妥。”

可见,流苏绝非等闲之辈,可是她去香港,回香港,又去香港,哪一步都谈不上主动,掌握主动权的始终是柳原。然而中途退出的是范柳原。在这场游戏中完完全全妥协的流苏毫无斗争的思绪了,关于未来的各种消极假设在她的意识里汩汩地流淌着。

三、突然瓦解的恋爱游戏

流苏在游戏进程中被打了一个回旋,她与范柳原好像命运骰

子般地掷到了一起—— 一座大都市沦为了废墟,一对尘世的平凡

男女终于结成了夫妻。在这个恋爱游戏中,有谁能够说得清除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呢?而他们之前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又如何不过问呢?流苏的挣扎和反抗竟然修成未果,终于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

如同苏青所说:“可怜的女人呀!”流苏与柳原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但是流苏不管这些,所以柳原最后把流苏当成自家人——“不再和她打趣逗乐了,把俏皮话省下来说给别的女人听”。流苏仿佛接着要走上曾经被战争所阻断的旅途,但是她也不管这些,他给她留下想要的一切就行了。因为在这场游戏里,流苏那捉摸不定的爱情,像她所处的命运,漂泊无依。她处处所争取的物质家园能否争取一个精神家园的悲哀的精神流浪儿,我们不禁又要对她自己的人生设一个游戏

大关叹息一声了。

总之,白流苏从一个浪漫而现实的人身上找寻到了些许,而她本身却是个完完全全立足于现实的人,因为她没有浪漫的资本,她所关心的全部,就是自己如何才能嫁给有钱人——比如说眼前的

范柳原,为往后的日子寻一个稳妥的保障。以上的文字概述虽然仅是白流苏和范柳原恋爱过程中的一段“插曲”,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窥见这场恋爱游戏中处处存有心机和疑虑。然而我们并不能够简单地把流苏在此游戏人生当中的心机和疑虑归结于人性自私的弱点,因为在所谓“自私”的背后,一个固定的游戏模式总是立足在那个更深层的动荡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03.

[2]刘勇,陈捷.苍凉写就的华美:走进张爱玲的《传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1.

[3]刘绍明.到底是张爱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03.

[4]张均.张爱玲传(增订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