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圣婚情结分析

时间:2022-10-29 05:29:50

《洛神赋》圣婚情结分析

摘要:曹植,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建安之杰”。《 洛神赋》是其赋中名作,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了一段人神相恋的悲剧。此赋很讲究词句的交错流转,行文气韵的婉转,使得全赋情节上和句式上的起伏跌宕,恰似一场戏剧蕴含饱满的艺术效果,表现出高度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词:洛神 赏析 形象性 企慕

此赋是黄初四年曹植入朝后回封地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途中经过洛水时有感而作。内容写“我”与洛神相遇,两相爱慕,但人神道殊,未能交接,不禁情怀怅怨。赋前有小序,交待时间,行止。因古人之言洛神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说明了作赋的原委。全赋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东归藩国经过洛水,得见洛神的情景,开篇由京师东归写起,从略。

第二段:着重写洛神的姿容,服饰,动作,是此赋描写的最精彩部分,为下文写爱慕之情预作准备。以“余告之曰”领起,借回答车夫的问话,集中笔力刻画洛神的形象。首写总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篇抒情赋在大量使用比喻的同时,也使用衬托的手法。秋菊已是明艳多姿的了,但洛神的光彩比秋菊还鲜明。春松是够盎然丰盛的了,但洛神比春松还要芳鲜丰盛。这样的衬托,形象更鲜明突出。作者写洛神体态:“仿佛兮若轻云之敝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远望的身影似血红的太阳升腾,在灿烂的朝霞之中。近看的美姿,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给人的视宽形象极为具体而动人。四字句、长句之间的切换,气韵流转。用词重发轻随。使得洛神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次写细部:“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对洛神的描绘,既描写他静态的美,如对她的形貌和服饰的描绘洛神肥瘦高矮,都恰到好处。明亮的眼睛顾盼生情,美丽的酒窝隐含笑意。姿态美好,艳而不俗,容止文静,体态娴雅,不仅神情温柔宽和,而且语言妩媚动人。再写服饰:“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前二句概说洛神的服饰骨象,都不同凡俗,接着详写他穿着明净的罗衣,带着瑶碧的佩玉,。穿着远游的花鞋,拖着薄绢的罗裙。宝马金鞍,美人华服,艳丽多彩的装束,更烘托出洛神之美。后以:“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为过渡,转写动作:“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持衣袖,出素手,在急流的滩边采集灵芝,更是神采飞动,不禁产生无比的爱慕之情,从总的姿态看,洛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翩翩姿态,婉转仪容,用两个极形象的动态比喻,便给人以极鲜明的印象。不仅写她在山边徘徊,更写他“纵体”舒身,轻举遨游的洒脱身影。作者高度的形象化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人如见其形,如睹其色,如闻其香,如临其侧。文笔之妙,令人称绝。

第三段,写对洛神的爱慕和同她约会等事情,及担心受她欺骗的矛盾心情。“余情悦其淑美兮”承接上文,由于洛神十分美好而引起自己的爱慕之心,但“无良媒以接欢”,只有“托微波以通辞”。为向洛神表达情爱而解下玉佩赠她,作为定情的信物,接着又写洛神实在美好,既明礼度,又善言辞。她举出琼玉作答,并约定在水中所居之处相会,然而“惧斯灵之我欺,”“怅犹豫而狐疑”。于是“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这一段由描写转到叙事,由叙事而抒情,写洛神若隐若现,亦实亦虚,迷离恍惚,已预示出人神道殊,爱情恐成虚话的悲剧结局。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诚心所感动的情怀与行动。“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承上段再写洛神,她深受君王的诚心所感动,于是首低徘徊,忽来忽去。“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这是在一连串动态中来表现洛神之美的:或徘徊仿徨,或辣躯鹤立,或走在充满香气的,步过杜衡丛中,或放声长吟,都是在极其生动活拨的动态上来充分表现洛神丰盈的美。接着用“尔乃”承接,写由于洛神的哀啸,引来众神齐集,“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连湘水、汉水之神都来了,画面异常动人。当洛神越过南岗,他又回过头来向君王陈诉彼此交往的道理,她甚至强烈地发出怨恨之感,“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乃至掩面流涕泪珠滚滚地流淌。以上详写众神,略写洛神,以实衬虚,更加强了作品的神话色彩。写洛神“体迅飞尧,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作无常,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晒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朱吐,气若幽兰。”通过动静交织的描绘,把洛神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至了。

第五段,写洛神因人神道殊,不得交接,只得满怀恋情,怅然离去。先写诸神都行动起来,暗示洛神的车驾也将要启动。接着写众神离去,然后进一步描写洛神车驾之盛:“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洛神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回头遥望,“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接着写洛神离别时悲哀缠绵之情:“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她举袖掩泣,泪流浪浪,痛惜欢会永绝,一别异方,不曾以微情来表示爱忱,愿赠明,以表衷肠,今后虽深处太阴,但时常想念着君王。写到这里,笔锋又一转,“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忽然间不知道洛神哪里去了,“我”对着茫茫的天空,只剩下一片惆怅。洛神以她惊人的艳质展现出无比美的丰姿,当她将和众神一道离去时,她的感情之流奔腾澎湃,不仅开口徐言彼此交往的道理,更产生“人神道殊”无法结合的怨恨。

第六段,写洛神去后,“我”思恋的深情,从而结束全赋。洛神隐去,“我”满怀惆怅走上山冈,心中不断地想象着刚才所遇的情景和洛神的神情容止,眺望远处,更怀愁思。“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自己希望洛神再现,并驾着轻舟,逆流而上,前去追寻,荡舟忘归,思慕愈深,夜不能寐,身上沾满了浓霜,直到天明。然而洛神终不可“复形”,于是只好“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但一当手执骖辔,举起马鞭,却又“怅盘桓而不能去”,结尾反复写追寻、思恋,一唱三叹,再度烘写洛神之可慕,这段描写为这幕人神恋爱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曹植在这篇抒情赋的杰作《洛神赋》中,以它深邃的思想,富艳的华采,清彻园丽的笔触,思若有神的想象,描绘出秀美多姿的洛神形象,她光采夺目,树立了永恒的艺术丰碑,是留给后人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1]萧统编李善注 文选 [M].湖南:岳麓书社,2002.9

[2]赵幼文 曹植集校注附录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论荀子的哲学思想 下一篇:浅议英语快速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