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时间:2022-10-29 05:15:17

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它依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和内容所进行的分类,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管理体系。那么,在众多的管理项目中,它们各自处于什么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我们在理论和实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财务管理才是综合性最强、渗透作用最大、对其他各项管理影响最深的管理。也只有抓住财务管理这个“牛鼻子”,才能带动和推动其他各项管理。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本含义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它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涵义:

1.企业管理必须由计划经济中的以生产计划为中心,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目标也应由产量、产值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经营正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企业管理必须转向以价值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并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带动其他各项管理。

2.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既是企业管理的突破口,又是企业运行的控制点,也是企业发展的落脚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和调节作用的是市场信息,而财务管理就是以市场信息为基础进行市场预测,据此提出经营方案,参与经营决策的。

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实性

1.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①产权的产生、界定和构成都建立在一定财务关系的基础之上,离不开科学的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②责任明确、政企分开,也要靠合理、合法、有效的财务关系来完成。③管理科学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为其他各项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并带动其他各项管理。④从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公司制的组织结构来看,股东大会及其委托机构――董事会的基本职权包括制定财务预算、计划,决定投资、利润分配方案和注册资本的增减,而其他管理的决定权下放到了董事会的委托机构――经理层,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处于高层次、全局性的地位。

2.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资本经营的基本要求。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国际竞争所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要求企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采用恰当的资本结构,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资金管理,调整资金的存量、流量和周转速度,优化企业债权、债务比例,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成本,实现资本增值。

3.实践证明了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和完善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财务管理被放在了企业管理的显著位置。实践证明,企业摆正财务管理的位置,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就能适应市场经济,就能发展;企业忽视财务管理或财务管理失误,企业管理就会失控,企业目标就不能实现,甚至会破产、倒闭。

三、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标志

1.企业重大的经济决策特别是投资决策,要有财务人员参加,并要进行经济效益的科学论证。企业重要的投资筹资项目、新产品试制、科技开发、技术改造、跨国经营、融资、兼并、联营、重组等重大举措,除要进行市场前景预测、技术论证外,还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加以预测、分析、评价,在众多的评选方案中,选择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最好的项目。

2.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各项发展规划,要以货币的形式融于财务计划中,财务计划统括全局,其他各项计划服从财务计划。其他各项计划的制定要以财务计划为中心,最终服从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个根本目标。要改变过去那种先编制生产经营等其他计划,然后汇总得到财务计划的被动做法。企业财务计划或者财务预算方案一旦形成,各部门要层层落实,力争实现财务计划。

3.建立财务分级责任制,要使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和各部门,使各单位、各部门都承担资金、成本、收入等财务指标。凡是物资采购、产品销售、产品开发、设备更新、对外投资等经营活动,都要围绕着产品多、质量好、成本低、效益高做文章。

4.建立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考核、评价指标。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级经营单位除了以财务目标为主制定各分目标后,还要对其工作绩效和经营结果进行考核、评价。要以成本、利润、资金回收与占用等财务指标为主考核其目标完成情况。即使是产量、质量、安全、效率等指标,最终也要折算成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考核。

(作者单位: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优化政府规制管理 保障产业经济安全 下一篇:民营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