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殊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

时间:2022-10-29 05:13:17

几种特殊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3 - 85 - 02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由于个体静脉条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差异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1 小儿头皮穿刺

小儿头皮静脉十分丰富,分支多,互相交通,交错成网。穿刺时常选用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穿刺时应注意保护局部血管,一般从远心端开始,由远而近,以备连续使用。若穿刺未成功,应将针头退出另行穿刺,不可用针头在皮下多方面穿刺来寻找血管,以免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穿刺时用左手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针以与头皮夹角10°左右沿静脉向心方向均匀力量刺入,见回血,穿刺成功。若无回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输液管压力不够,可在穿刺前将输液管活塞调至茂非管下端,增加管腔压力;二是针尖斜面附在血管壁上,此时可调整针尖部位及方向,至输液通畅为止;三是循环差的患儿,可因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导致充盈不好,穿刺时虽不见回血,但感觉针头阻力小,有滑动空感,此时可用手捏住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轻轻加压挤入少量液体,挤推时通畅无阻,皮肤表面无隆起,再继续观看茂非管中点滴顺利时证明穿刺成功。

2 末梢循环差的患者

患者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低下,血管不充盈,血管通透性增强,在穿刺时很难见到充盈的静脉,但往往能隐约见到浅蓝色的血管走向。此时在静脉近心端扎紧止血带,再向静脉回流方向充分推压血流,或用一些物理刺激如拍打局部或热敷等,使局部静脉暂时充盈显露,切忌扎止血带过久或连续拍打刺激血管。当静脉充盈显露时即可迅速进行穿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没有回血,若挤压血管近心端或抽动注射器活塞时,可见到少量回血。因此,穿刺时要细心体会,才能察觉到针头进入血管的空落感。如注药时局部不隆起,推药感觉无阻力,则证明针头在血管内,此时即可将药液推入,或将针头固定进行输液。

3 危重、休克、脱水患者

当其他小血管采血达不到需要量,一般需抽颈静脉血或股静脉血。抽颈静脉血时用手指压在锁骨上缘,使颈静脉充盈,绷紧皮肤,顺着血管的方向穿刺,取针时按压力度适宜,时间稍长,避免出现水肿。抽股静脉时采用斜角穿刺法:(1)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1~1.5股动脉搏动内侧。(2)持针方法:示指固定针栓,保持针尖斜面和针筒刻度朝上。(3)进针法:呈20°~30°角进针,进入针长的2/3后,边退边抽,见回血后固定。(4)固定手法为右手示指固定针栓,右手掌侧面和前臂压住大腿,左手抽吸至所需血量,这种手法稳妥,尤其是对不太合作的患儿,可避免躁动而致穿刺失败。值得注意的是取针后在针眼及其上方1处用棉球压迫2~3min,避免引起深部血肿。

4 水肿患者

临床上此类患者较多,因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体液,致使表浅静脉不易被发现或触及,很容易造成穿刺失败。遇到此类患者时,穿刺要耐心地寻找血管,可在手背或足背先按摩皮肤,并按压血管周围的浮肿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示静脉显露,此时即可消毒与穿刺,容易成功。用2条止血带捆压患者肢体,上下相距15cm,肢体远端1条最好选较宽的止血带,捆扎在患者的肘部、腕部或踝部,1min后松开下面1条,这时即可看见静脉[1]。

5 老年人

多数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壁缺乏弹性和韧性,血管脆性大易破裂,所以进针时绷紧皮肤,轻轻刺入,见回血后就固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再进针少许,否则可能穿破血管,造成失败;扎止血带时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最好扎在内衣外面,一是避免小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而产生瘀斑,二是减轻患者的疼痛,三是在冬季避免对患者造成寒冷刺激。

6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

休克时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外周血管萎陷、扁平、弹性差,呈条索状,浅静脉消失。此时要迅速纠正休克,必须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如需多条静脉通道时,可对周围浅静脉采用热敷法(55℃~65℃),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血管扩张,恢复弹性,有利于静脉穿刺成功[2]。还可将手背均匀涂擦1%的硝酸甘油后,再用湿热毛巾置于输液部位约3min,这时表浅小静脉均可迅速充盈,利于穿刺[3]。

7 凝血时间(APTT)明显增快患者

脑出血、脑梗塞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静脉穿刺前应检查患者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出现、凝血功能,检查穿刺后密切观察血管渗透情况。对使用降纤酶后的患者,浅静脉穿刺部位有延缓凝血现象发生,拔针时压迫止血时间需要10~15min。

另外,护理人员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里状态也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人际关系等等与静脉穿刺成功率也密切相关[4]。

【参考文献】

[1] 侯艳,王淑云.水肿病人的静脉穿刺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3,28(8):474.

[2] 张秀兰,马正莉,等.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静脉穿刺方法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52-653.

[3] 李波,王小梅.小静脉穿刺新法.实用护理杂志,1995,11(7):31.

[4] 高艳红,曹逸婵.社会因素与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系.山西护理杂志,1995,9(3):101.

上一篇:115例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体会 下一篇:常见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体会